叶淑兰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国际政治专业教授
叶淑兰

叶淑兰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国际政治专业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国际政治专业教授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经济学双学士(2001)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06)

香港浸会大学博士(2010)

 

 

工作经历

 

教师,广东财经大学人文学院,2001-2004

讲师、副教授、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2010-至今

 

研究领域

 

国家形象、国际话语权、中国外交

 

学术成果

 

1.“菲律宾南海话语的法理论证:理论、说服与解构”,《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2期(合作);

2.“菲律宾媒体南海话语合法性的构建:基于甘姆森‘诠释包裹’的框架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9年第6期(合作);

3.“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症结与思路”,《对外传播》2019年第8期(合作);

4.“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估:基于对上海外国留学生的调查”,《社会科学》(CSSCI),2019年第1期;

5.“‘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共青团工作及其面临的挑战”,《青年学报》2019年第2期(合作);

6.“日本对侵华战争的道歉行为及其文化成因”,《黄海学术论坛》2018年第2辑;

7.“中美战略关系话语构建再思考:分歧与前景”,《社会科学》(CSSCI),2017年第5期;

8.“‘一带一路’决策的数据化思维变革”,《国际论坛》(CSSCI),2017年第5期(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9.“社交媒体青年爱国主义表达的新态势——以南海仲裁案为例”,《青年研究》,2017年第1期(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合作);

10.“赴台生台湾印象变化及其对两岸青年交流的启示”, 《青年研究》,2017年第2期;

11.“中国软实力的评估及其提升”,《第四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

12.“‘超级第三者’:日本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东北亚论坛》(CSSCI),2016年第1期(合作);

13.“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创新的思考”,《对外传播》2016年第4期;

14.“‘互联网+’时代外交决策中的数据化思维变革”,《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1期;

15.“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哪些外交创新”,《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

16.“赴台陆生两岸统一观的变化:政治社会化视角”,《台海研究》,2016年第3期(合作);

17.“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创新的思考”,《对外传播》2016年第4期;

18.“西方媒体‘中国环境威胁论’话语建构探析”,《国际论坛》(CSSCI),2015年第6期(合作);

19.“日本文化软实力:生成与借鉴”,《社会科学》(CSSCI),2015年第2期;

20.“The Compulsive Repetition Phenomenon of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ECNU Review, Volume 3,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5);

21.“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辩证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21日;

22.“南海公众舆论及其对南海决策影响的调查分析”,《国际新闻界》(CSSCI),2014年第11期;

2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由来、分歧与思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24.“新媒体:政治传播新变革的契机”,《社会观察》,2014年第7期;

25.“外国留学生的中国观:基于对上海高校的调查”,《外交评论》(CSSCI),2013年第6期(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5期摘录);

26.“镜像中国:上海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社会科学》(CSSCI),2013年第9期(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由中文译成古巴文,转载于古巴刊物Temas, No. 77, 2014);

27.“中国外交话语社会化:基于上海外国留学生的研究”,《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12辑(CSSCI集刊),2013年11月;

《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国际包容问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

28.“世界大变局中的中国梦”,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29.“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建构刍议”,《外交评论》(CSSCI),2012年第5期。(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

30.“中国外交理念的创新与中国特色—评‘创造性介入’”,《国际政治研究》(CSSCI),2012年第3期;

31.“中国‘和平发展’话语权研究:比较与反思”,《社会科学》(CSSCI),2012年第6期;

32.“中西有关‘中国形象’话语互动探析”,《国际论坛》(CSSCI),2012年第6期;

33.“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China’s Proactive Regionalism”, Ural Survey of Oriental Studies, Ekaterinburg: Ural Federal University, 2011, pp. 84-103. (由英文译成俄文);

34.“Rising China’s Regional Policy in East Asia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ina Discussing Series, Nottingham,UK, Iss 66 (2010);

35.“A Crisis is Looming: China’s Energy Challenge in the Ey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co-author with David Zwei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7. Iss.55 (2008), pp. 273-29.  This paper was republished in Suisheng Zhao eds. China’s Search for Energy Security: Domestic 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 Routledge , 2013, pp.22-45;

36. “东盟推动地区合作的进程及前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30日;

37. “从三大国际关系理论看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26日;

38. “中国软实力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9日;

39. “美国民族政治的解释范式与特点”,《民族工作研究》,2006年第2期(第二作者);本文被收录在王缉思,陈志瑞主编:《北大国际论丛200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0. “太平洋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太平洋学报》(CSSCI),2005年第9期;本文被收录在王缉思,陈志瑞主编:《北大国际论丛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 “东亚安全与中日新关系专题研讨会综述”,《太平洋学报》(CSSCI),2005年第8期(第二作者);

42. “一个省际边缘镇的经济开发之路—关于桥头镇旅游资源开发调查与思考”,《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二作者);

43.“中国如何与东盟建立互信及其反思”,《中国学》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44.“‘一带一路’与中国形象塑造:探索与反思”,《“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45.“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形象传播的‘微化’转向”,《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6.“‘创造性介入’的四大维度——评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全球角色的生成》”,《中国学》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47.“公共事件与国际话语权”,《公共事件:缘起与治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形象构建与话语权提升”,2017.12-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菲律宾南海话语建构与中国对策研究”,2015.6-

3.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外交话语建构及其效果评估研究: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例”, 2014.6-2018.3

4.国家民委项目“西藏问题对外话语建构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2014.4-2015.4

5.中国外文局项目,“特朗普对华话语策略与中国对策研究”,2017.5-2018.6

6.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外国留学生中国观调查研究”,2012.9-2016.7

7.上海市团委项目,上海共青团志对外交流篇, 2017.1-

 

教学项目

1. 2017年度华东师范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课程建设项目(第三批)《国家形象与话语权研究》,已结项

2.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建设项目,已结项。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

东亚政治、跨文化管理

 

硕士研究生课程

中国外交、国家形象与话语权专题研究、专业英语、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荣誉及奖励

1.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教学奖,2016

2.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2016.10

3. 2013年度华东师范大学“实践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奖”,2013.10

4. 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1

5. 第五届上海“国研杯”征文比赛二等奖,2013.6

6. 东京财团“世川良一青年研究”奖学金,2005.10

7. “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全国青年征文比赛一等奖,2005.5

8. “环球时报­­--北京大学征文比赛”三等奖,2005.3

9. 广东商学院“优秀教师”奖,2002.9

 

 

学术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

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理事

+
访问量
媒体视野
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