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院举办校庆70周年系列活动之校庆学术报告会

为展示教师近期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10月13日下午,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21年校庆学术报告会在学院416室举行。刘军院长主持报告会,10位老师先后在线下和线上作主题发言,4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门镜老师的发言主题是“中欧关系的现状和前瞻”。她根据近年来欧盟的一系列文件,认为欧盟的着力点在于推广其价值观和强调战

      为展示教师近期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10月13日下午,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21年校庆学术报告会在学院416室举行。刘军院长主持报告会,10位老师先后在线下和线上作主题发言,4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门镜老师的发言主题是“中欧关系的现状和前瞻”。她根据近年来欧盟的一系列文件,认为欧盟的着力点在于推广其价值观和强调战略自主,中欧关系因此受到影响,这是考察中欧关系的切入点。她就中欧关系定位以及欧盟对华执行的政策做了深入分析,对未来中欧关系的前景表达了谨慎的态度。她认为双边关系问题将会不断增多,我国有必要重新审视、提前预判中欧关系。贝文力老师的发言主题是“中国在白俄罗斯的形象扫描”。他从白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梳理了中国和白俄罗斯交往的过程。他认为,中国在白俄罗斯的形象的构成与演变与中国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国家关系的起伏,尤其是两国间相互定位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塑造理想、美誉的国家形象,对于加强理解和认同,增进互信,推动相互关系全面深入地发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共同应对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余南平老师的发言探讨的是“大国博弈视角下的国家经济安全”。他认为,疫情影响下,作为经济基础的产业链实际上是中国的机遇所在,也是战略自信的资本。现在国际关系处于“博弈时代”,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作用尤为突出。中国应把握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科技前沿,贴近全球现实。曲文轶老师的发言基于她的论文《中俄在中亚市场的出口竞争研究——基于动态促进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是否蚕食了原本俄罗斯的份额。曲文轶老师通过统计描述、实证检验的方式得出结论,中国在中亚的投资对俄罗斯在中亚的出口具有促进效应,有助于打消俄罗斯方面的战略焦虑,促进两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与开发。汪诗明老师在线上发言,他的发言主题是“人文交流与澳日关系发展”,内容包括澳日人文交流的背景、机制、基本内容以及成功原因等四个方面。汪诗明老师认为,“二战”后至冷战结束前是澳日关系不断调整和变化的重要时期。澳日关系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文交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两国在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太平洋战争给两国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投下阴影,以及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互补关系,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在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在商界、企业界、文化界等人士共同努力与参与下,澳日人文交流的机制不断建立起来,并在双边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双方的人文交流呈现多维多层次特征。人文交流的有效开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双边经贸合作的稳步前行。

      王海燕老师在线上发言,主要介绍了她发表的论文《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形势与成效比较》。她介绍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比较分析了中亚国家经济总量的发展、贸易投资环境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成效,并得出结论,中国对中亚不同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呈同向发展的趋势,中国正在形成对哈土乌三国为主的中亚国家能源资源进口与民用品出口的格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明显不平衡。她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王玏老师的发言以“欧洲央行数字货币能否强化欧元?——数字时代的欧洲一体化”为题,论述了数字欧元的发行权、发行的政策目标、数字欧元的用途以及数字欧元与其他欧元区改革的互补性等问题,认为只有数字欧元的引入成为欧洲一体化更广泛改革进程的一部分,才能加强欧元的国际作用。阎德学老师的发言主题为“美国亚太联盟管理困境评估”,分析了美国亚太联盟管理困境的表现、原因和前景展望。他认为,拜登政府重视联盟作用,却难以医治亚太联盟内部顽疾,美欧信赖感的降低对美国亚太联盟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中国因素日益增大,加大了美国盟友“选边站”的安全成本,甚至在消解美国亚太联盟的存在价值。臧术美老师的发言主题是“地区一体化研究的跨学科方法尝试——以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探索为例”。她从观察者和研究实践者两个角度探讨了对跨学科方法的体会,通过回顾其在法国留学的经历,指出法国对“跨学科”和“问题意识”的高度重视,值得借鉴。她认为,地区一体化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和过程,非常需要跨学科方法的使用,国际关系学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但“学科是跨学科的基础”,“跨学科”的开展也不可冒进。“跨学科”方法的使用,需要在“问题意识”的指导下的开展。

      最后,刘军老师就当前的中俄美三边关系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当前的大国关系表现出日益敌对的大国博弈,如今的世界格局正在呈现出冷战对抗的若干特征,国际社会关于“新冷战”的论调也不断上升。大国博弈的根本动因在于美国要维持既定的全球霸权,打压其他大国来延缓自身霸权地位的衰落。蔓延至全球的疫情非但没有推动大国合作,反而成为了政治工具。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是“三分法”,即竞争、对抗与合作。但防止大国竞争博弈失控存在有利条件,大国之间不同层级的沟通仍在继续。                                                     

撰稿:王玫玖、董潇阳

摄影:张乐然              

统稿:国观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About 贝文力
贝文力
主要研究方向为俄文化艺术。出版专著《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文化艺术》、《大剧院的故事》,译著《莫斯科佬》、《彼得堡的冬天》,教材《俄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任《普京文集(2012-2014)》编委。发表论文《俄国社会文化图景上决斗影像的描绘》、《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扫描》、《白俄罗斯思想文化探微》等。翻译《柴科夫斯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国际关系专业教授
About 刘军
刘军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国际关系专业教授
紫江特聘教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About 门镜
门镜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政治学博士,多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欧洲学院工作,担任欧洲学院欧中研究中心主任和英博-巴耶·拉图中欧关系讲席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中国外交。用英文撰写编辑6部关于中欧关系研究的著作(3部翻译成中文)和2本学术期刊特刊,发表几十篇英文学术论文。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教授
About 王海燕
王海燕
About 王玏
王玏
院长助理,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关系学博士
About 阎德学
阎德学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周边问题(东亚)研究、国际关系学术史、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评论文章及提交咨询报告90余篇,学术专著等5部,主持各级课题18项,10余份调研报告得到中办、国台办、外交部、教育部、公安部、上海市委办公厅等采纳。2018年获得CTTI 年度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About 余南平
余南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国巴黎高师访问学者,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捷克查理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全球领导人计划”访问学者。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