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琦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中央编译局政治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1981年出生,2000年5月19日入党,2001年5月19日转正。
围绕比较政治的学科建设、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指数构建与制度性话语权等内容,在《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民族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在Journal of East AsianStudies等SSCI刊物发表论文2篇(其中一篇为书评),在《求是》、《人民日报》、《国外社会科学》、《国际政治研究》、《欧洲研究》等CSSCI刊物和重要报纸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二十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近十项。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两次和三等奖一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批示多个(副国级两个,副部级五个)、省部级以上成果采纳多个。
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2015),上海市曙光学者(2013),上海市人才发展资助基金获得者(2014),上海市社科新人(2015),入选“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兼任中国廉政与法治文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大数据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2013-2018)、中国政治学会理事(2014-2019)、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2013-2018)、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担任华东政法大学中外政治制度学科带头人、华东政法大学学位委员会专家委员、华东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策划和推动了两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政治类指数——全球治理指数(SPIGG)和国家治理指数(NGI)。全球治理指数(SPIGG)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2015年12月27日)和《朝闻天下》栏目(2017年10月17日)引用。国家治理指数(NGI)成果被新加坡《联合早报》、韩国《世界日报》等媒体报道,被《人民日报内参》第129期(2016年1月29日)采纳(并获得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同志的多次批示)。“突破西方政治领域指数霸权的思路与建议”被教育部《成果要报》2015年采纳。鉴于NGI指数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财政部委托高奇琦团队与世界银行的世界治理指数(WGI)进行对话(于2016年6月15日和16日上海举行多边和双边对话会)。
一、教育背景
1998年进入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就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2002年免试就读山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师从李路曲教授。2005年考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事务学院,就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师从沈丁立教授。2008年获得政治学博士。2008年进入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李路曲教授,2010年博士后出站。2012年在职进入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俞可平教授。2013年2月到2013年8月受中加学者交流项目资助(CCSEP)在加拿大UBC大学访学。2014年9月至10月到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以及瑞典的哥德堡大学访学交流。2016年7月至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和法学院访学。
二、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政党政治、比较政治学理论、比较地区政治研究、比较民族政治等。
三、专著
[1]《比较政治学:学科、议题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以欧美和东亚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3]《“互联网+“政治: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4]《易行领导力:<周易>中的领导智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年版。
[5]《国学中的领导力》,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版。
[6]《人工智能:驯服赛维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7]《人工智能Ⅱ:走向赛托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8]《人工智能3.0:大智若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四、主编
[1]《比较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比较政治学前沿》第一辑(比较政治的研究方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
[3]《比较政治学前沿》第二辑(比较政治中的概念研究),与景跃进合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
[4]《比较政治学前沿》第三辑(比较政治学的质性与量化之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
[5]《比较政治学前沿》第四辑(比较政党政治的新进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
[6]《比较政治与全球治理》第一卷(全球治理转型与新兴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7]《比较政治与全球治理》第二卷(“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8]《比较政治与全球治理》第三卷(西方民粹主义与自由民主的贫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9]《“华与罗”世界文明与比较政治研究》第一辑(中华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比较视野下的国家治理),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版。
五、论文
[1]“填充与虚无:生命政治的内涵及其扩展”,《政治学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6年第1期,2016年2月20日,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2]“全球治理、人的流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经济与政治》(权威期刊),(独立),2017年第1期。
[3]“少数族群与生命政治:阿甘本政治哲学对民族问题研究的启示”,《民族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5年第6期,2015年12月。
[4]“社群世界主义: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的分析框架”,《世界经济与政治》(权威期刊),(独立),2016年第11期,2016年11月。
[5]“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世界经济与政治》(权威期刊),(独立),2015年第4期,2015年4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5年第7期全文转载,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官官网》、《光明网》等网站全文刊登。
[6]“世俗化的弥赛亚精神:阿甘本的宗教哲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5年第3期,2015年6月。
[7]“试论比较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的二元互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权威期刊),(独立),2015年第2期,2015年4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5年第7期全文转载。
[8]“从单因解释到多因分析:比较方法的研究转向”,《政治学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4年第3期。
[9]“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合流及其发展路向”,《世界经济与政治》(权威期刊),(独立),2014年第3期,2014年3月。
[10]“论西方政治哲学平等思想与民族平等理论的发展”,《民族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3年第3期,2013年6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3年第8期全文转载。
[11]“阿甘本对西方法治与民主神话的批判及其限度”,《政治学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2年第3期,2012年6月。
[12]“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世界经济与政治》(权威期刊),(独立),2012年第4期,2012年4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13]“宏观民族分析的微观基础:西方日常民族主义理论评述及补充”,《民族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2年第2期,2012年3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14]“构建马克思主义比较政治学的几点思考”,《政治学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0年第4期,2010年8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文摘》2011年第1期转载,被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文摘》2010年第12期转载。
[15]“后民族欧洲与宪政爱国主义”,《民族研究》(权威期刊),(独立),2010年第5期,2010年10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6]“欧盟民主赤字的争论:国家主义与多元主义的二元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权威期刊),(独立),2010年第5期,2010年5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
[17]“西方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变迁:一种复合结盟的分析框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权威期刊),(独立),2013年第5期,2013年10月。
[18]“分离主义的成与败:一项基于质性比较分析的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权威期刊),(第二作者),2016年第5期,2016年5月。
[19]“和谐世界主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论基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权威期刊),(独立),2016年第5期,2016年10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0]East Asian Pathways toward Democracy: 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ird Wave,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2016, No.2.SSCI。
[21]“全球善智与全球合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未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权威期刊),(独立),2019年第7期。
[22]“匈牙利国家治理体系重建研究:基于政党制度化的视角”,《国际论坛》,(第二作者),2019年第6期。
[23]“区块链与全球经济治理转型——基于全球正义经济秩序构建的视角”,《学术界》,(第一作者),2019年第9期。
[24]“区块链与智能革命的未来”,《学习时报》,(独立),2019年8月23日、
[25]“人工智能发展正迎来第三波浪潮”,《解放日报》,(独立),2019年8月1日。
[26]“人机合智: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未来相处之道”,《广东社会科学》,(独立),2019年第3期,2019年5月15日。
[27]“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发展:风险及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独立),2019年3月29日。
[28]“互联网集体行动何以可能?——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研究框架建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二作者),2019年第2期,2019年3月15日。
[29]“人工智能时代的城市治理”,《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一作者),2019年第2期,2019年3月10日。
[30]“就业失重和社会撕裂:西方人工智能发展的超人文化及其批判”,《社会科学研究》,(独立),2019年第2期,2019年3月1日。
[31]“智慧社会建设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一作者),2019年第2期,2019年2月6日。
[32]“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全球大变局”,《探索与争鸣》,(C1期刊),(独立),2019年第1期,2019年1月20日。
[33]“英国‘脱欧’与欧洲一体化前景:一种新结构政治学的分析”,《探索》,(第一作者),2019年第1期,2019年1月15日。
[34]“新结构政治学的传统文化之源——一种基于《周易》的分析框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独立),2019年第1期,2019年1月5日。
[35]“向死而生与末世论:西方人工智能悲观论及其批判”,《学习与探索》,(C1期刊),(独立),2018年第12期,2018年12月7日。
[36]“技术、思维、伦理,建设智慧社会要把握三大要素”,《人民日报》,(独立),2018年12月02日。
[37]“自动驾驶需‘多轮’驱动”,《光明日报》,(独立),2018年11月21日。
[38]“哲学社会科学应主动对技术创新和社会变迁作出回应,建设时代所需的文科”,《人民日报》,(独立),2018年10月8日。
[39]“人工智能的学科化:从智能科学到智能社会科学”,《探索与争鸣》,(独立),2018年第9期,2018年9月20日。
[40]“面对人工智能,不要当‘鸵鸟和刺猬’”,《解放日报》,(第一作者),2018年9月18日。
[41]“智能社会科学建设势在必行”,《学习时报》,(第一作者),2018年7月18日。
[42]“人工智能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风险’与中国使命”,《国际观察》,(独立),2018年第4期,2018年7月5日。
[43]“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政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独立),2018年第3期,2018年6月20日。
[44]“国家公司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以韩国三星公司为例”,《韩国研究论丛》,(第一作者),2018年第2期,2018年3月31日。
[45]“人工智能、人的解放与理想社会的实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独立),2018年第1期,2018年1月25日。
[46]“中国比较政治学2017:反思、建构与新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一作者),2018年1月17日。
[47]“论人工智能对未来法律的多方位挑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作者),2018年第1期,2018年1月10日。
[48]“从管理科学到治理科学:一种新学科构建的探索”,《探索》,(C1期刊),(独立),2017年第6期,2017年6月。
[49]“人工智能时代公民的数据意识及其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二作者),2017年第12期,2017年12月。
[50]“作为新物种的数据生命体”,《学习与探索》,(第二作者),2017年第12期,2017年12月。
[51]“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全球城市合作”,《学习时报》,(第二作者),2017年12月4日
[52]“主奴辩证法与相互承认:试论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可能性”,《理论探讨》,(第一作者),2017年第6期,2017年6月。
[53]“中华传统文化要有扬弃地继承”,《解放日报》,(第二作者),2017年11月14日。
[54]“从功能分工到趣缘合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重塑”,《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一作者),2017年第6期,2017年11月10日。
[55]“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时代对公共卫生的机遇与挑战”,《电子政务》,(第一作者),2017年第11期,2017年11月。
[56]“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特殊使命”,《探索与争鸣》,(C1期刊),(独立),2017年第10期,2017年10月。
[57]“共享智能汽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独立),2017年第20期,2017年10月15日。
[58]“社会补偿与个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失业问题的两种解决”,《江西社会科学》,(第一作者),2017年第10期,2017年10月15日。
[59]“透明人与空心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性的改变”,《学术界》,(第二作者),2017年第9期,2017年9月。
[60]“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主义与中国”,《国外理论动态》,(独立),2017年第9期,2017年9月。
[61]“善智:人工智能的价值目标”,《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一作者),2017年8月23日。
[62]“‘智能+’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解放日报》,(第一作者),2017年8月22日。
[63]“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社科学者不能只是‘看热闹’”,《新华日报》,(独立),2017年6月14日。
[64]“全球治理视域中的中国视角中国方案”,《文汇报》,(第二作者),2017年6月2日。
[65]“团队生产理论: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考辩”,《政法论丛》,(第二作者),2017年第2期,2017年2月。
[66]“中国比较政治研究的议题、价值与方法”,《理论探讨》(C1期刊),(第一作者),2016年第4期,2016年8月。
[67]“中美网络主权观念的认知差异及竞合关系”,《国际论坛》(C1期刊),(第一作者),2016年第5期,2016年10月。
[68]“国家治理的法治之维”,《探索》(C1期刊),(独立),2015年第1期,2015年1月。
[69]“美国的云计算战略及其对军事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研究》(C1期刊),(独立),2015年第2期,2015年4月。
[70]“云计算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以美国联邦政府云计算战略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1期刊),(独立),2015年第6期,2015年6月。
[71]“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理论与指数化”,《社会科学》(C1期刊),(独立),2015年第1期,2015年1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
[72]“制度自信与中国比较政治学体系的构建”,《江淮论坛》,(独立),2015年第2期,2015年3月,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
[73]“韩国政党模式变迁对民主巩固的影响”,《韩国研究论丛》,(独立),2015年第1辑,2015年5月。
[74]“网络政治参与对治理腐败的意义及其影响路径”,《电子政务》,(第一作者),2015年第2期,2015年2月。
[75]“国际信用评级是一种知识竞争”,《人民日报》,(独立),2016年6月5日。
[76]“突破西方评价标准垄断:构建国家治理指数”,《人民日报》,(独立),2015年8月30日。
[77]“提高我国制度性话语权”,《人民日报》,(独立),2016年2月3日。
[78]“制度性话语权与指数评估学”,《探索》(C1期刊),(独立),2016年第1期,2016年2月。
[79]从“全球问题研究”到“全球学”——评蔡拓先生《全球学导论》的学科意义,《国际观察》(C1期刊),(第二作者),2015年第6期,2015年11月。
[80]“比较政治与国家治理”,《社会主义研究》(C1期刊),2015年第5期,2015年10月10日。
[81]“中美拉三边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应对”,《国际观察》(C1期刊)2015年第5期,(独立),2015年9月5日。
[82]“‘华尔兹困局’及其解决之道”,《中国社会科学报》,(独立),2015年9月17日。
[83]“‘一带一路’倡议与共通体建设”,《文汇报》,(独立),2015年11月27日。
[84]“比较政治研究中的‘中国标尺’”,《文汇报》,(独立),2016年3月11日。
[85]“可以把‘创新学’作为独立学科来构建”,《文汇报》,(独立),2016年6月30日。
[86]“创新学辩答”,《文汇报》,(独立),2016年8月12日。
[87]“如何突破西方政治指数霸权”,《解放日报》,(独立),2016年1月26日。
[88]“试论政党制度化与政治发展的关系:以泰国为例”,《南洋问题研究》(CSSCI来源期刊),(第一作者),2015年第4期,2015年10月。
[89]“卡特尔政党模式在德国的兴起及其动因分析”,《德国研究》(C2期刊),(第一作者),2016年第1期,2016年1月。
[90]“对历史的自觉自信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石”,《求是》(C1期刊),(第一作者),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
[91]“比较政治研究中的质性方法”,《国外社会科学》(C1期刊),(独立),2014年第2期,2014年3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4年第6期全文转载。
[92]“民族区域与共通体:欧洲转型的两个阶段”,《欧洲研究》(C1期刊),(独立),2014年第5期,2014年10月。
[93]“理性选择理论与比较方法:一个正在出现的综合?”、《国外理论动态》(C1期刊),(独立),2014年第11期,2014年第11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94]“比较视野下的发展型国家与福利政策”,《国外理论动态》(C1期刊),(独立),2014年第12期,2014年第12月。
[95]“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欧洲一体化”,《国际政治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3年第1期,2013年4月。
[96]“比较政治的概念研究”,《欧洲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3年第5期,2013年10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被《新华文摘》2014年第2期论点摘编。
[97]“Will This Be China’s Century? A Skeptic’s View (book review),”Journal of East Asia Studies,(SSCI, 独立), 2013,No.4.
[98]“中国比较政治学发展5年回顾”,《中国社会科学报》(独立),2014年6月27日,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4年第9期全文转载。
[99]“试论全球治理的国家自理机制”,《学习与探索》(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4年第10期,2014年10月。
[100]“试论东亚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两种模式”,《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3年第2期,2013年3月。
[101]“试论政党与公民社会间的双向赋权”,《学术界》(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
[102]“2012年国外政治学前沿研究综述”,《国外理论动态》(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
[103]“比较与错误比较”(译文),《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104]“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经典争论与前沿进展”,《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3年第5期,2013年5月。
[105]“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必要性与可能路径”,《国际观察》(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3年第4期,2013年8月。
[106]“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两次浪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4日,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7]“公共权力与欧盟的软治理”,《欧洲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1年第3期,2011年6月。
[108]“政党优位协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会的互动模式”,《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4年第2期,2014年4月。
[109]“国外中左翼政党与工会团体的互动研究——一种政党结盟与解盟理论的分析”,《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2年第3期,2012年6月。
[110]“质性方法论与比较政治”(译文),《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2年第5期,2012年10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11]“法团主义视域中的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上海行政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1年第6期,2011年11月。
[112]“西方政党类型学研究:历史主义与整合主义的新发展”,《探索》(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1年第6期,2011年12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文摘》2012年第2期转载。
[113]“国外中左翼政党与工会团体的互动研究”,《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2年第3期,2010年5月。
[114]“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0年第5期,2010年10月。
[115]“泰国政党模式的变迁与民主巩固”,《南洋问题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0年第2期,2010年6月。
[116]“政党信任研究的缘起与内涵——兼论中国政党信任模式的转型”,《探索》(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0年第3期,2010年6月。
[117]“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政党因素的缺位及其修正”,《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
[118]“迪维尔热法则在印度政党体系中的应用及其修正”,《国际论坛》(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
[119]“试论欧洲政治中政党与公民社会的相互转化趋势”,《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0年第5期,2010年10月。
[120]“西方政党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晋阳学刊》(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0年第6期,2010年12月。
[121]“欧洲运动型政党产生的政治文化分析”,《国际论坛》(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9年第5期,2009年9月。
[122]“西方国家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一种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二元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9年第4期,2009年8月。
[123]“政党社会的分析范式:一种理论尝试”,《理论与改革》(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9年第4期,2009年7月。
[124]“选举技术作为西方政党意识形态的兴起及其评析”,《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9年第3期,2009年6月。
[125]“公民社会在新加坡民主化中的作用”,《东南亚研究》(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9年第3期,2009年6月。
[126]“欧洲新左翼与极右翼的政党政治——一种运动型政党模式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
[127]“执政党平等原则的选择及其现代化情境”,《理论与现代化》(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文摘》2010年第2期转载,
[128]“西方政党政治中的弱势群体正义与协商民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10年第3期,2010年6月。
[129]“社会资本与党群治理的内在逻辑”,《兰州学刊》(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10年第2期,2010年2月。
[130]“庇护关系和庇护型政党——一种现代性与前现代性的二元分析”,《前沿》(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09年第8期,2009年8月。
[131]“社会优位协商:美国民主党与社会的互动模式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第二作者),2014年第2期,2014年3月。
[132]“试论西方协商民主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晋阳学刊》(CSSCI来源扩展版),(第二作者),2014年第2期,2014年3月。
[133]“等位协商:英国工党与社会的互动模式研究”,《探索》(CSSCI来源期刊),(第二作者),2014年第1期,2014年1月。
[134]“国家治理的法治之维”,《探索》(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15年第1期,2015年1月。
[135]“阿甘本法学思想对生命法学的法理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第二作者),2014年第8期,2014年8月。
[136]“执政党执政的事实性与有效性——一种协商政治的进路”,《理论现代化》(CSSCI来源扩展版),(独立),2014年第2期,2014年3月。
[137]“在分配与持有之间:执政党正义的逻辑基础”,《理论与现代化》(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09年第4期,2009年7月。
[138]“政党道德与公民道德——基于‘精神党建’的政治哲学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10年第5期,2010年5月。
[139]“欧洲运动型政党产生和变动的原因——基于交易成本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
[140]“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核:在党际协商与党群协商之间”,《探索》(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
[141]“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东亚政治实践对西方经典理论的检验”,《晋阳学刊》(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9年第6期转载。
[142]“中日公民社会变迁比较:过程、制度与情境”,《兰州学刊》(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
[14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党群治理与社会资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独立),2009年第6期,2009年12月,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10年第2期转载。
[144]“协商民主的兴起与党群治理的构建”,《广西社会科学》(CSSCI扩展版期刊),(独立),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
[145]“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结构与价值”,《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独立),2008年第5期,2008年9月。
[146]“当前韩国核发展的激励与限制因素”,《东北亚研究》,(独立),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
[147]“韩国的核选择:历史与现实比较”,《当代韩国》,(独立),2007年冬季号,2007年10月。
[148]“美国在韩核部署的历史分析(1958-1991)”,《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辑刊),(独立),第17辑,2008年9月。
[149]“后朴时期韩国核能力的发展状况评估(1979-2006)”,《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辑刊),(独立),第16辑,2007年12月。
[150]“美国核威胁在朝鲜核选择中的作用”,《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辑刊),(独立),第14辑,2007年3月。
[151]“台湾政治转型发生原因的制度分析”,《台湾研究》(CSSCI来源期刊),(第一作者),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
[152]“新加坡公民社会组织的兴起与治理中的合作网络”,《东南亚研究》(CSSCI来源期刊),(第一作者),2004年第5期,2004年10月。
[153]“‘亚洲价值观’与新加坡民主政治”,《社会科学战线》(CSSCI来源期刊),(第二作者),2004年第1期,2004年1月。
六、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重大研究专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与建设研究”(18VZL020),2018年8月25日到2020年12月,主持人,在研。
[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14AZD133),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主持人,在研。
[3]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党群协商与群众工作创新实践研究”,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主持人,已结项。
[4]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151091),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主持人,未结项。
[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以欧美和东亚为例”,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主持人,已结项。
[6]上海市哲学社科中青班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治哲学”,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主持人,在研。上海市哲社版
[7]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项目“国家参与全球治理(SPIGG)指数的指标与测量”,2014年7月,主持人,在研。
[8]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间互动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主持人,在研。
[9]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全球治理的哲学基础:中西方的比较”,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主持人,在研。中国博士后办公室
[10]上海市教委晨光项目“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对中国共产党建设党群联结机制的启示”,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主持人,已结项。
[11]“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5ZS060),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主持人,在研。
[12]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主持人。
[13]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执政党与公民社会联结机制研究”,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主持人,已结项。
[14]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项目“比较政治视野下的执政党与公民社会联结机制研究”,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主持人,已结项。
七、获奖及荣誉
[1]2016年11月,“突破西方评价标准垄断:构建国家治理指数”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同))二等奖。
[2]2014年10月,“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3]2012年12月,“欧盟民主赤字的争论:国家主义与多元主义的二元分析”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2011年12月,“对中国民族国家起点的考察:一种比较社会科学的分析”获上海社科年会2011年优秀论文。
[5]2010年12月,“公共权力与欧盟的软治理”和“西方政党类型学研究:历史主义与整合主义的新发展”获上海社科年会2010年优秀论文。
[6]2014年12月,获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后。
[7]2013年7月,获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党员。
[8]2010年12月,获华东政法大学虹法奖教金。
[9]2009年12月,“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获上海社科年会2009年优秀论文。
[10]2010年1月,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度考核成绩为优秀。
[11]2007年9月,获得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