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中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青年教师联谊分会主办的“以课为媒——全英文授课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在法商南楼318举行。报告由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博士叶晓君老师主讲,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易妍老师主持。青年骨干教师杨一帆、师义帆、王玏、徐广淼等参与活动并交流经验。
交流会伊始,易妍老师感谢叶晓君老师专程从北京过来,她介绍叶晓君老师在全英文教学方面有多年的经验,北京语言大学与我们学院一样,有非常多的留学生,如何提高教师们全英语授课的技巧以及在其中“讲好中国故事”是举办这次教学交流活动的初衷。
叶晓君老师同样表示,现在很少有机会进行教学相关的分享,在教学上的投入也很容易被忽视。而北京语言大学有很好的教学氛围,因此很开心有这样一次与我院老师的交流机会。叶晓君老师介绍在她主讲的全英文专业课堂这么多年来,学生来自各个国家,不仅留学生来自非英语国家,英语水平层次不齐,同时还会涉及到跨文化传播的差异甚至碰撞,因此这门课的意义就在于,面对误读如何应对以及如何把专业知识融入到课程中。
叶老师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看见差异。第一节课她就针对为什么是专业“英语”而不是专业“日语/韩语/西语”,邀请学生启动批判性思维,让他们不仅能够注意到英语概念和理论背后的文化霸权问题,还可以把英语当作一种生产性工具,把我们理解的中国翻译给世界,以此讲好中国故事。
这一切都需要从正视差异开始。她请同学制作名字卡片,并对自己的名字进行介绍。因为留学生们的名字在花名册已经写成汉字了,这会让学生有机会重新介绍自己名字原本的发音和意义,并且分享展示交流自己文化的机会。
接下来是让学生“发现”差异。叶老师通过展示国际上同时发生的灾难事件但却没有同等被看见的现实,让同学对这些案例的可见性等级进行讨论,让他们更加清晰和具体地感知西方英语国家的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霸权。同时让中国学生“看见”那些在国际传播中被“隐形”的灾难以及它们的国家。然后是澄清误读。叶老师以“山寨”作为案例。中国经常被误读为一个 “海盗”国家,山寨产品的出现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缺乏创造性。叶老师利用具体的物品,让学生对山寨、假冒和平替等概念进行对比和讨论,让他们认识到把山寨翻译为“fake”背后的问题,进而讨论当前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和局限性。叶老师还通过展示中国企业在非洲成功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当我们抛弃对“山寨”的误读之后,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ICTs的创新。除了以上涉及媒体机构和媒体技术的案例,叶老师还提到以表情包为切口去讲述关于中国媒体内容和使用者的故事。她提到自己经常在课程群中要求同学分享“压箱底”的表情包,并且让中外学生去分享彼此的表情包。在解读各自里面的文化和政治含义过程之中,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感知表情包可能带有的敌意和政治隐喻。
而感知敌意可能是理解敌意以及消解敌意的开始。叶老师提到要与学生共同打造课堂的“安全感”。她提到当前网络空间出现很多“二极管”思维和极化的讨论。于是她设计了课堂辩论,让学生处在一个极化的对立之中去思考和对话。而这样的辩论不是竞赛,而是一种表演。学生在维护自己观点和立场的同时,也展示了各种极化观点背后的问题和局限性,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跨文化交流下敌意是如何产生如何寻找消解的可能。
在交流环节,杨一帆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历。在他教授的本科生中常有留学生会选择智库的报道进行课堂汇报,其内容对中国存在偏见,所以我们当下更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徐广淼老师说今天的交流会给她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在平时给留学生上课时,当有部分同学提出比较激烈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活动,比如辩论,来让他们自己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除此以外,王玏老师以及师义帆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老师与学生是课堂的共同的建设者,尤其是在进行具有多元化国际背景学生的教学时,如何打破偏见,传递中国声音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此次交流会,老师们对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会老师表示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