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我院余南平教授出席2023上海全球金融论坛并发言

由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第五次联合举办的2023上海全球金融论坛“十字路口的全球经济和金融”正在中国、美国、德国学者之间展开充分的讨论。不同肤色、语言间的面对面终于如常,微至上海街头的德国汽车数量、美国娱乐业员工每周上班的时长,这样的细微观察或数据;巨至中国经济的跨周期和逆周期的调整,G20改革国际金融制度的雄心清单中是否兑现了资助1万亿美元帮助IMF建立多边银行的承诺,全球是否从自由主义经济过度到以产业政策为新范式,这样富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机制、政策、转变;乃至最后专家们从“新特里芬难题”和美国内外债台高筑等讨论了未来美元霸权的不可持续性,并就终结美元霸权是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多元化还是SDR展开激烈争论。

产业政策是必然趋势吗?专家普遍持保留态度

对于保护主义引发的全球贸易增幅下跌、世界经济疲软,华东师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余南平在下午的产业链话题中提出了观察的新角度,他认为,肇始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争端,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范式正在形成变化。全球价值链在向战略价值链转向。所谓战略链,就是基于以竞争为主的规则。数字技术、能源转型、地缘政治紧张等多方面的转化动力导致了这种变化,战略价值链最大的特征是以产业政策为重要支撑。

 

 

 

 

 

 

 

 

 

 

 

 

 

 

去年,美国在上半年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其中包括了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和补贴,力度高达520亿美元;下半年通过了《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更是投入2800亿美元提供补贴和减税优惠,支持芯片企业在美国本土发展。而产业链的成熟必须伴随技术的成熟,地缘同样重要。其中,国家政治在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和权重更为突出。因此,尖端技术价值链已经成为地缘政治的博弈重点。余南平提及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据11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分析,这是对去年10月通过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临时规则”的补充。当时,英伟达和英特尔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做芯片,但这次的最终规则,以算力方式阻碍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任何先进人工智能芯片。从前三季度来看,中国芯片进口量减少600亿美元,占比14.6%,额度下滑19.8%。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