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当时︱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组织2023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我院高度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训与实践教育相结合,2023年4月21日下午,我院组织2023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学员集体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通过体验式回顾欧洲犹太人避难上海历史的形式,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深刻理解我们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始建于1927年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历经了几十年的岁月沧桑,随小楼楼梯拾级而上,与之相映的时间轴仿佛带领大家进入时空隧道,走近她的前世今生。

 

 

      在馆内讲解员的引导和介绍下,同学们了解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约两万名欧洲犹太人在纳粹德国的迫害下避难上海虹口的历史。展览区内,不仅有对犹太难民生活场景的真实还原,还有对当事人的回忆、采访等视频的展播,再现了上海人民对犹太难民施以援手,两方人民互帮互助的温馨故事。大家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目睹了犹太难民在逃亡岁月中艰难谋生、中国人民雪中送炭的历史记忆和难忘情谊。纪念馆内展陈的诸多珍贵的物品,既承载了他们主人曾经的辛酸与血泪,更见证了中国人民与犹太民族同舟共济、苦乐与共的患难真情。

 

 

      走出展馆,讲解员带领大家来到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广场。据介绍,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墙,18000多个密密麻麻的名字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苦难,更让人感慨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

 

 

      这次的体验式参观学习,让入党积极分子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热爱和平,即使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中国人民仍然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向世界,以实际行动诠释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的价值理念。而今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在此背景下,政治学科学生更要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建设美好世界做出努力!

 

黄嘉文 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从犹太难民的逃亡开始叙述。每一个重要节点的文件和照片都向我们昭示出这一段超乎常人想象的深重灾难发生时,一个遭遇灭顶之灾的民族是如何面对耻辱和伤疤。与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人相比,逃亡到中国的犹太人无疑是幸运的。犹太人的经历不免让我们联想起当时我们国家经历的苦痛。面对侵略者带来的战火与苦难,中国人民依然用宽广的胸怀拥抱了这一批来自异国他乡的受难者。正如犹太诗人所写的“我依然相信,那个时刻会来到的,虽然它来到得晚了。各民族和平相聚又相迎,毫无畏惧地共享幸福。”不论是犹太人民还是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会永恒珍惜这和平的果实。

 

陈思诺 202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双学位)本科生

      当法西斯的屠杀波及犹太民族时,大多数国家选择不予接纳,而中国上海虹口区成为当时逃难犹太人的栖息之地,这是中国和平包容外交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在战乱的时代建立起的美好情谊,应当永远珍惜。犹太人在上海居住时所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也值得我们后代学习,我们努力将国家“兼济天下”的传统发扬光大。

 

路程浩 2022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生

      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参观中,我既了解了处在危难中的中国以包容的姿态和博大的胸怀迎接和安置万余名犹太难民的不朽记忆,也看到了东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在平等交流中逐渐融合,从而推动上海的进步,促进中国的独立与富强的历史佳话。如今,在新时代的中国,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平等尊重、互利共赢,这是我们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有力宣言与行动。

 

沈若豪 2022级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通过充满科技元素的展示,加之大量珍贵的史料文物原件与专业人员讲解,以时间线为脉络,为我们每一位同学生动地上了一节历史课、社会课,更是一节思想道德课。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难者,原本相隔万里的犹太人民与中国人民被无情的战火推到了一起,却又因此同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建立起紧密的联结,产生出相互依存的发展。这段沉重却又闪耀着人性之光的曲折历史,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伟大阐释,也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卓越体现,虽历久而弥新。

 

文字|罗芬 郎需琰

摄影|黄昊

核稿|陆燕丽 鲁静

编辑|卢昱舟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