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之声|齐卫平、樊士博: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我院组建机构之一的政治学系首任系主任,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我院2022届中共党史专业博士毕业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部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全面领会这一总要求的深刻意涵,对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一贯传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科学定位与准确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全党上下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主要观点与立场方法。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揭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价值与理论旨归。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愈加丰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就必须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内容体系与丰富内涵。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展现干事创业、踔厉奋发的良好精神姿态,进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政治观念的集中体现,坚持党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品格,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点,强调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贯穿始终的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性修养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为全党推进党性锻炼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锤炼党员干部钢铁党性的必由之路。

 

      党性越强,意志就越坚定;党性越弱,意志就越摇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由此可见,党性修养常抓常新,不能荒废一刻。党性修养好不好,一个关键因素便是理论水平高不高。开展主题教育,有利于切实推动广大党员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结合起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落脚点就在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蕴含丰富哲理的思想宝库,广大党员要从中感悟为民造福的正确立场和科学方法。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的伟大实践,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推动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必须落脚到实践上,而且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全体党员必须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将党的政策落实到位,集中精力解决好人民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 

 

      建新功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践目标。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年来,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也是深层次的。总的来看,中国社会的面貌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成就为继续推动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党员干部坚定干事创业决心注入了精神动力。

 

      但也要看到,尽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理论武装的任务依然艰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情势下,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发展形势风高浪急,越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要推动事业发展,迫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治国理政,千头万绪,理论之树只有常青,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是一时的任务,而是要长期坚持,并将其不断引向深入,构建起常态化学习机制。

 

      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与理论旨要,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巍巍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4月12日云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卢昱舟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