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之声|齐卫平: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断的认识,对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缘何形成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世界进入现代历史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英国掀起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创造出的巨大财富超过了之前人类社会生产的总和,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发生深刻变化。在历史大潮推动下,现代化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
 
从发生学的角度说,现代化以物质财富创造的巨大能量影响历史进程,经济推动力的彰显使现代化产生广泛的吸引力。欧美一些国家因率先通过现代化走上发达之路而引起各国羡慕和模仿,这合乎社会的发展逻辑。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现代化的演进事实上超出了经济现象的范围而添加了许多影响人们正确认知的政治因素,“现代化=西方化”就是由此形成的迷思。
 
就名词而言,“现代”是判断历史时期使用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进入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与古代社会的历史时期相区别。“现代”后面加上“化”,表示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影响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过程性运动。理论研究中,学者们一般把现代化定义为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变革进程。由于现代化受工业革命所驱动,在相当长时期里,人们认知现代化聚焦在生产力发展的层面上,因此现代化往往与工业化相等同。同时,因为工业革命首先从西方发轫,现代社会生产力能量爆发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载体,于是便衍生出“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资本主义化”等片面性错误认知,这是一种机械的思维逻辑。
 

诚然,最先发轫的现代化国家占据优势有其必然性,但由此形成话语霸权遏制现代化发展的空间则违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随着实践深入发展,现代文明发展的丰富内涵日益展示出来,现代化实践的内容和覆盖的范围大大超出了其早期的构造,把现代化固定为一种模式已经完全不符合世界发展的现实。不仅世界各国现代化诉求不断更新变化,而且实现现代化的条件、路径、方式也各不相同,各国的选择不可能千篇一律。值得指出的是,一方面,由于迄今为止世界上进入现代化行列的都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另一方面,掌握话语霸权的国家极力渲染“西方中心主义”,用他们的制度模板、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把现代化狭义化、固定化、刻板化,导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思维。这从理论上说是极其错误的,从实践上说会带来严重危害。

 

“现代化=西方化”的逻辑悖论是什么

 
习近平主席2016年1月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指出:“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实践才出真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其症结就在于把现代化当作单选题,认定现代化只有西方模式这条路,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说不通。
 
从理论逻辑上说,“现代化=西方化”的悖论是,把历史视为单向线性的运动,否定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古往今来人类文明多元多样发展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活力所在和动力之源。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方向,而现代化实现的道路、方式、样态则多种多样。现代化模式没有唯一,现代化标准没有唯一。用西方模式和西方标准定义现代化,把现代化模式定于一尊,妄想以自己的现代化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违反理论的科学性。
 
从实践逻辑上说,“现代化=西方化”的悖论,是人为设置现代化壁垒,奉行非我类者必诛的原则对其他国家进行排斥和打击。西方一些国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世界各国的发展,不惜侵犯主权国家权利,干涉他国内政,强制性推销自己的制度模式和价值观念。在这样的淫威之下,一些国家照搬西方模式导致政权更迭、经济破坏、社会动荡的悲剧不断上演。实践证明,凡是不顾国情机械套用西方那一套搞现代化的国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现代化=西方化”的逻辑悖论,造成人们认知现代化的障碍,扼制各国自主探索现代化的空间。进一步说,用西方化定义现代化本身就违背现代化内含的科学精神。世界历史发展表明,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创新的产物,创新是现代文明的精神标识。人类只有坚持不懈地创新创造,才能推动现代化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世界文明持续进步。任何想封死创新的企图都是徒劳的,框定现代化一种模式走通的逻辑无疑十分荒谬,也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体现哪些创新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增添了新的选项。
 
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一开始就走了与西方现代化完全不同的道路。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轨迹凝聚着党和人民创新创造的心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谱写了世界现代化新的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华大地,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大特色,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创造的面貌。从实践创新看,这些特色集中提供了四个方面的价值启示:一是彰显领导核心力量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二是切合实际发挥本国社会制度推进现代化的优势;三是确立人的现代化的鲜明目标;四是明确造福全人类的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体现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寻求全面的发展准则和推动世界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方面把党的根本宗旨贯彻于现代化创新实践,另一方面又遵循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体现着普遍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结出的成果,是对“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拨正,与西方现代化模式截然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让世人看到了另一番现代化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从自己国情出发创新实践的成果,但它不是一个区域概念。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实践创新价值是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图片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怎样的新知识体系
 
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成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特色、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作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步骤、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和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等。内容全面、思想深刻、逻辑清晰、架构完整的理论体系构建,为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现代化发展300多年来,人们深切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显著进步,当今世界格局与现代化早期阶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弊端,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例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生态赤字、公平赤字、和平赤字、信任赤字严重困扰世界发展。这都构成推进现代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人们也在探索解决全球治理共同性问题中深化对现代化的认识,寻求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现代化健康发展之路成为世界各国的热切期待。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了认识现代化新的知识体系。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回答了现代化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目标宗旨、遵循原则、发展要求、行动逻辑、世界立场等重大问题,形成的鲜明答案提供了现代化认识的新知识。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使现代化认知从单向思维拓展为多维考量,从平面发展到立体呈现,从局部建设延伸至全局铺展,以体系性的理论构建为世人认知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为全球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财富,为世界共享人类文明创造性经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和理论创造,有力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共产党曾经创造过现代化建设的卓越成就,但随着国家解体而终止了前进的步伐。迄今为止,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走出了一条在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世界现代化的伟大创举。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也为世界现代化点燃了希望之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期望的成果不会唾手可得。不管征程多么曲折、多么漫长,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永不放弃、百折不挠、携手前行的人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大考验中,以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业,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中华民族的贡献。
 
 

来源|3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号

(ID:ecnumks)

编辑|卢昱舟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