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之声|胡键:修昔底德的战争叙述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学的意义

我院优秀院友。法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政法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上合组织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兼任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欧洲学会理事、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暨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师范大学文化润疆研究院学术院长、特聘教授。

 

      《云梦学刊》2023年第1期

 

      当代国际关系的著作在研究战争的时候一般都会详细地叙述战争的来龙去脉、战争的时代背景、战争前后人的反应,以及战争的后果和影响。但是,中国古代关于战争的叙述可能难以做到如此详细。尤其是中国史书对战争的叙述往往是见战不见人,只关注战争的结果,即便关注人,也主要是那些决策者和战略家,一般的人是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的。相比之下,古希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关于战争的叙述则非常详细,不仅详细地描述了战争的过程,而且对战争的决策、人的心理变化等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特别是该书通过大量的具有现场感的演说词,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这些演说词的内容揭示了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诸多原则和机制。因而,它对现代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叙述;战争伦理;当代国际关系

 

引言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无疑是世界历史文库的一部杰出著作,但由于时间久远,且以希腊文书写,后人绝大多数是转译到英文之后来研究的。所以,文献使用不同,对一些看法存在着争论也实属正常。比如说,该书的最新中文译本就在一些理解上产生了重大差异和讨论。不过,就《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部著作而言,讨论得最多的还是战争的原因问题。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修昔底德只是强调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客观实际的原因,因而是“修昔底德版”的原因。而在此前就有学者指出,修昔底德的阐述是主观的解释或心理动机,而非客观的原因。这表明这种观点在学界有一定的认同。当然,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修昔底德关于“雅典势力的增大,引起拉栖代梦人的恐惧,使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说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真实原因。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三十年合约之后的雅典势力根本没有壮大,而是雅典和斯巴达的误算、科林斯的积极活动才导致战争爆发的。有学者据此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绝大多数历史学者都对这个“修昔底德陷阱”之说提出了质疑和批驳,而国际关系学者则普遍接受了这个观点。笔者也对“修昔底德陷阱”之说提出了商榷,并认为根本不存在此说,相反纵观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兴衰史,解决内部问题才是最关键的,内部问题解决不好,则必然要陷入一个“杜牧陷阱”之中。

 

      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叙述提出了当代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的诸多理论问题,如国家实力问题、权力转移问题、国际法原则问题、正义问题、仲裁问题、抗议问题、休战问题、共同利益问题、结盟问题等。两千多年前的著作中就涉及如此广泛的领域和深邃的理论思考,这的确是令人敬佩的,这也难怪西方国际关系史和论的研究言必称此书。该著作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演说词,而前面所说的一系列重要概念、理论问题都是借助这些演说词表达出来的,这是修昔底德著作最突出的特色。据译者徐松岩的统计,全书演说词总共141篇,约占著作篇幅的四分之一。但遗憾的是,对于如此重要和占据大篇幅的内容,学术界竟然研究甚少,至少国内学术界没有几篇文章专门来研究这些演说词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这无疑是学术研究的一大重要“遗漏”。

 

      关于战争叙述的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战争与冲突,尤其是以战争主题为主,甚至包括军事学、战争学等也往往会聚焦战争与冲突,但能够把一场战争或战役进行详细解剖的研究似乎并不多见,不过在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中还是更乐意把战争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进行详细阐述的。就古代战争的叙述而言,中国的史家经典基本上是在《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之中,而涉及战争最多的可能是《战国策》。但是,中国这些史书并没有对战争的来龙去脉、战争的各方准备,以及人在战争中的心理心态变化等问题进行研究,只是非常简单地提及具体的战争或战役,内容基本上是碎片化的故事,缺乏详细的历史线索。相比之下,西方史书尤其是以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代表的希腊史著作,对战争的研究几乎如作工笔画一样地进行刻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部史书中,修昔底德不仅详细地描述了战争发生的前因后果,而且他还借用了大量的演说词来剖析战争和与战争相关的诸多内容,从而使战争叙述更为丰满、详细,以及更富有现场感。这种战争叙述方式是一般史书无法相比的。由此可见,古代中西关于历史的叙述研究是大相径庭的,马克斯·韦伯就指出:“中国的历史学虽然高度发达,却没有修昔底德的研究方法。”这话虽然不中听但也是切中肯綮的。本文尝试通过对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关于战争叙述的研究,尤其是对其中的演说词的研究,来揭示其在现代国际关系上的重要价值。

 

更多信息请点击“来源”查看

来源  |  3月8日软实力研究微信公众号

(ID:CFSPS001)

编辑  | 卢昱舟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