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野|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苟利武、郑润宇接受潮新闻采访谈「俄乌冲突一周年」

      近日,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苟利武、郑润宇接受潮新闻采访谈「俄乌冲突一周年」。以下文字来源于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俞倩玮。

 

      俄乌冲突爆发将满一周年。从最初俄罗斯的“闪电战”到乌克兰全面反击,硝烟四起,民众流离失所。这场二战后欧洲爆发的最大地缘政治危机,令当今的世界秩序飘忽不定。

 

      当对抗与冲突的“铁幕”再度降临欧洲大陆,俄美矛盾激化,俄欧分道扬镳。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掀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巨浪,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全球数十亿人受到影响。

 

      当地时间2月21日12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商栈展览中心发表国情咨文,普京强调,“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这是其时隔近两年之后再度发表国情咨文,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的首次。

 

      我们期待和平,但黑海沿岸焦灼的战事却仍旧摆在眼前。过去一年,俄乌冲突都有哪些特点?何日才能见阳光?

 

      一年回望,俄乌冲突可谓“高潮”迭起,悬念不断。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海陆空全面出击乌克兰北部、东部和南部,形成“C”形包围,令乌克兰猝不及防。俄方初期的“闪电战”,兵锋直指乌克兰首都基辅,试图推翻泽连斯基政府。

 

      然而,尽管俄军一开始占据主动,控制的领土大幅增加,但初期的战事并未按俄罗斯人预期一般。克里姆林宫高估了俄方军事实力,也低估了乌克兰军事实力,更错估了美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力度。

 

2022年7月4日在卢甘斯克地区的利西昌斯克,当地居民骑车经过一处被损坏的商铺(新华社)

 

      依旧使用着上世纪70年代传统大规模军团作战理念的俄罗斯,与西方培训下乌军的现代化军事作战理念,截然不同。乌军正是凭借着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良好的指挥控制能力、精确快速打击手段,躲过了俄军进攻前锋即装甲部队,接着集中火力打击其运送弹药、粮食、燃料补给的车队。

 

      当然,在反坦克导弹储量充裕的前提下,乌军也能肆无忌惮打击俄军坦克、步兵战车以及装甲输送车。随着战事的推进,西方源源不断送来的反装甲武器发挥了作用。

 

乌克兰利沃夫,空袭后浓烟升起(新华社)

 

      作为现代混合战争的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苟利武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具有明显的弹性空间。俄罗斯明确宣称出兵乌克兰,旨在实现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和“中立化”目标,但这一目标并不明确。虽然俄罗斯后面将行动目标细化为6点要求,旨在迫使乌克兰修改宪法,揣摩俄罗斯行动背后的动机,颇有复刻“布拉格之春”的味道,即试图迫使乌克兰更换亲俄领导人,然后指示亲俄领导人通过修宪逐步实现这一目标。但局势的演变完全超出了当初的预期。

 

积极备战的乌克兰军队(新华社)

 

      其次,特别军事行动不是战争,却胜似战争。对于冲突的名称,俄罗斯明确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特别之处在于,双方不宣而战,打破了以往战争的惯例。

 

      再次,冲突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冲突形态更加立体化、多元化,涉及军事、政治、经济、金融、外交、能源、航运、网络、传媒、宗教、文化等多个场域,无论是作战形式还是应对手段,都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特别军事行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可见的影响包括经济、金融、能源、粮食等传统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特别军事行动期间,“核威胁”被大国重新提上日程。

 

      当前,俄乌战场情况依旧扑朔迷离,但世界因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冲突引发了大国集团之间的博弈与内耗,削弱俄罗斯实力的同时,也激化了美欧之间以及欧盟内部的分歧,进而加速了世界秩序重塑。

 

      美欧从一开始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就存在明显分歧,最终欧盟选择与美国一同制裁俄罗斯,美国的施压是原因之一。在特别军事行动爆发以后,美英两国主张对俄罗斯采取强硬立场,以形成威慑态势,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却一再强调开展和谈对话的重要性;保加利亚、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则不想介入纠纷,更不愿派遣军队。

 

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新华社)

 

      随着局势演变,欧盟出现了罕见的团结,但这种团结并没有持续多久。“北溪”管道被炸,又恰逢冬季来临,欧洲多国如捷克、德国、意大利、瑞典以及脱欧的英国等,皆因天然气价格暴涨而爆发游行。

 

      日前,美国调查记者证实“北溪”管道被炸系美国所为以后,“北溪管道被炸事件”成为美欧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以至于德国在增加对乌克兰坦克援助这一议题上犹豫不决。即便如此,德法等欧盟国最终仍然决定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很大程度上有美国施压的因素,但也不排除有欧盟重塑战略自主的考量。

 

      全球化时代似乎因这场战争戛然而止,世界贸易的“碎片化”正在上演。除了军事援助,去年,美欧为首的乌克兰盟友也对俄实行了经济制裁。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总裁帕特里克·普亚纳表示,七国集团和欧盟对俄罗斯原油实施限价等制裁措施导致“世界市场的终结”。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发文称,2014年至2022年2月22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2695项制裁。而从2月23日到4月21日,美欧新增对俄罗斯制裁措施9138项,截至2023年1月8日共12695项。

 

      制裁内容包括冻结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把俄罗斯10余家最重要的银行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禁止使用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交易等金融制裁,还包括对俄罗斯军工和民用实体经济部门实施全面出口管制,对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限价制裁,对俄罗斯企业、组织和个人制裁。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2年3月23日宣布,俄方向欧盟成员国、美国等“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时将改用卢布结算(新华社)

 

      据多家外媒报道,在此基础上,欧盟第十轮对俄制裁方案将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出台。包括禁止一些可用于俄罗斯武器系统的军民两用电子元件的出口,并将首次制裁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的伊朗实体。此外,欧委会还建议欧盟国家禁止四家俄罗斯银行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

 

      在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郑润宇看来,“作为美欧制裁名单上的‘老熟人’,俄罗斯和伊朗早已适应了这一手段,欧盟故技重施,可能会暂时对两国造成影响,但对于俄乌局势不会有大的改变。”

 

      早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就着手研发并推出了俄版Mir支付体系,此外,俄罗斯还通过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来化解危机,特别是自去年美欧因特别军事行动实施SWIFT制裁以后,虽然对俄罗斯产生了影响,但随着应对举措的不断完善影响逐步得到缓解。所以,欧盟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在损害两国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引发两国的反制裁。

 

      随着局势的演变,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成为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实力较量,乌克兰则沦为两派之间对决的试验场。

 

      站在一周年的门槛上,俄乌冲突走向何方是外界最关注的话题。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于当地时间2月21日12时发表国情咨文,讲话一开始,普京便向所有人强调,当前时刻对于俄罗斯而言,是一个“艰难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对于一年前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普京表示,这是为了保护人民,确保国家安全,并消除“乌克兰新纳粹政权”所构成的威胁。

 

      而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简称“慕安会”)召开的时间点,也值得寻味,就在稍早之前的2月17日,俄乌危机自然也成了各国政要的议事重点。英法德多国政要均对俄乌冲突表达了各自立场——英国首相苏纳克敦促西方各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俄罗斯被打败”;德国外长则劝普京“作出360度的改变”。对此,俄罗斯方面则回应称,“欧洲被无知的人统治很滑稽”。对此,普京也强硬地表示,西方精英们也不得不意识到,“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

 

      乌克兰危机已经摆在眼前,不得不说,西方各国被一定程度动员和团结起来。相比以往流露的“迷茫”,西方各国在本届会议上显得“更积极”,围绕欧洲安全架构、对俄政策等寻求共识。

 

      目前,接受潮新闻采访的专家皆认为,持久战、消耗战仍旧是俄乌冲突接下去的主旋律,看不出停火的意思。俄乌冲突的最新动态,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乌克兰官方宣布,将乌克兰的国家战时状态自2023年2月19日延长至2023年5月20日。

 

      二是从军事部署来看,过去几周俄罗斯加强了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攻势。而西方各国仍在不断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乌克兰方面也在囤积炮弹,等待西方援助的坦克、大炮等到来后进行“反攻”。

 

      去年年底,美国国会公布了一项1.7万亿美元的联邦开支计划,2023年将为乌克兰提供450亿美元援助。这让乌克兰获得的安全、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总额超过1100亿美元。

 

2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抗议者要求美国停止煽动俄乌冲突、促进双方和谈(新华社)

 

      苟利武分析道,对于美国来说,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背后的逻辑是,乌克兰作为牵制欧盟、拖垮俄罗斯、削弱中俄关系的重要一环,是美国巩固全球霸权地位性价比最高的关键点所在,这就意味着,只要美欧对乌克兰的援助还在继续,俄乌局势仍然会僵持下去。

 

      “双方大规模消耗战明显,各有进退。双方大规模进攻的意向都表达地很明确,但现实动作还未展开。大规模的攻势,需要大规模的军事新增、军事部署以及明显扩充的大规模后勤补给增强,目前这种信号还不足够。”郑润宇说。

 

2022年2月25日,人们在乌克兰基辅一处地铁站内避险(新华社)

 

      郑润宇则提到,战场上目前可以看到量化的互有胜负,很难作为战事转折的评估依据。目前,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人的角色直接影响战事走向,即普京绝对不允许俄罗斯战败,并要强硬执行原有的计划;泽连斯基也越发明确地展示强硬姿态,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俄乌战争在今年春季是否会迎来“拐点”或是进入决定性阶段?如今,提及这场战事的终结,还为时过早。

 

 

来源|2月21日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俞倩玮

编辑|卢昱舟

 

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政治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讲师
About 郑润宇
郑润宇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