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下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推荐,俄罗斯10位知名汉学家到访我校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我方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等话题展开了交流讨论。我校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院长曲文轶教授主持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俄方专家分别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和当代亚洲研究所、东方学所,莫斯科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研究大学,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圣彼得堡大学,俄中友协,中方学者主要有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教授、徐帆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张红、肖辉忠、徐广淼、宋羽竹、王玏等老师和崔雯怡博士,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苟利武老师,上海友协欧美处相关同志。
曲文轶教授在致辞发言中首先代表俄罗斯研究中心对俄罗斯汉学家的到访表示欢迎。曲文轶教授指出,本次座谈会汇聚了来自中方的俄罗斯学者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家,以及来自俄方的汉学家,旨在增进俄罗斯学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双方学界的交流,相信中俄学界的交流将会为双方的人文交流和世代友好发挥积极影响。
曲文轶教授致辞后,王公龙教授首先做了主题发言。他简要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在外交领域的重大原创观点。随后,针对俄方学者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这一问题,王公龙教授作了进一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上海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这是上海一切工作的基点,也是今天上海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坐标。上海要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专家还就 “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中方专家指出,中国主张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对话。中华文化不主张世界和文明隔离与对抗,相反,其特质就是包容,所以当下中国主张文明共存、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针对俄方专家关注的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问题,曲文轶教授指出,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俄关系不断彰显出强大的内生动力。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一基础原则上。其基本内涵就是中俄关系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因此,中美关系的改善并不会威胁到中俄双边关系。中俄两国作为山水相依的邻国,为了各自的发展和人民福祉,有很强的内生动力发展睦邻友好与合作,这一点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改变。此外,从世界范围来看,中美关系的稳定也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合作,这也是全球多数国家对于中美领导人会晤给予积极评价的原因所在。中俄双方专家还就“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国从“小康”到“大同”愿景的转变展开了讨论。
通过本次座谈,双方学者就俄方汉学家关心的中国发展、外交和文明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希望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机制,为增进两国学界和人文交流作出进一步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