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旭红校长在“技术奇点与量子思维”演讲论辩会上的致辞

在“技术奇点与量子思维”演讲论辩会上的致辞

钱旭红

尊敬的泰格马克教授,尊敬的各位嘉宾,

亲爱的同学们,以及观看直播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享用今天上午这场思想盛宴。首先,我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向各位专家和朋友的到来,尤其是即将登场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演讲会开始之前,请允许我谈几点对本次活动的看法和期待。

最早提出“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概念的美国数学家弗诺·文奇(Vernor Vinge),将奇点定义为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力极限的时间点,在那一刻以后世界的发展将会超出人类的理解范畴。

尽管,随着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使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对人类命运带来的挑战表示出更多担忧。但我想,大多数人并不是反对大语言模型这种技术本身,而是希望更谨慎、更负责任地进行研究和开发。毕竟,技术奇点意味的“世界的发展将会超出人类的理解范畴”,这实际上是一种中性的、不确定性的表达。

抛开对技术奇点来临的担忧,我们更应该考虑,人类需要怎样改变思维来面对技术奇点的可能到来——我们不知道技术奇点之后科学技术的形态及其变迁会怎样,但我们知道它一定迥异于我们现有的认知模式。技术奇点既可能让科技蜕变为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可能成为驼载人类跨入全新时代的苍龙,在我看来,量子思维就是让技术奇点成为这条苍龙的笼头。

相对于基于牛顿力学的经典思维,基于量子力学的量子思维,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仅仅只是特例,不确定性才是通则。技术奇点和量子思维都告诉我们,明天不会是今天的延长线,我们要在思想上做好应对世界跃迁式发展和跨界超限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展开这样一场大讨论特别有意义,因为这和我们近年来探索的卓越育人、超限理念、思维训练等工作紧密契合。

从知识点教育转换到思维教育意味着,在育人实践中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超越“学科”和“专业”。那是因为:知识的专业学科是人为划定的,不代表真实世界和真实的问题与挑战。陷于单一或者某些专业学科知识或者技能学习的人们,容易形成“学科专业性格”,甚至某种习得的偏执。如此培养的人,根本无从面对大语言模型与技术奇点所带来的挑战。

今天这场关于技术奇点与量子思维的别开生面的演讲论辩会在华东师大开启,正是我们引领育人创新的一次具体体现,一次跨越学科边界的具体实践,以期待激发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起来打开思维的疆界,迈向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我深信,嘉宾们睿智、深邃的演讲和激烈、精彩的思想碰撞,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技术奇点与量子思维的理解,也定将有助于我们拓展对教学、科研、育人、管理等多方面的认知。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敬请大家欣赏精彩的演讲。

感谢各位,谢谢大家!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