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中挪学术交流工作坊在普陀校区办公楼小礼堂举办。工作坊由诺德大学商学院高北商业与治理中心副教授Evgenii Aleksandrov和Igor Khodachek主持,中挪师生代表积极参与研讨。
活动详情
工作坊伊始,Evgenii Aleksandrov和Igor Khodachek副教授简要介绍了工作坊开设的背景和活动的流程。此次工作坊为EduSmart项目的一部分,旨在规划和讨论挪威、芬兰和中国三国项目合作伙伴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机会。研讨聚焦北极商业、管理和治理,城市可持续性和区域规划,循环经济、教育数字化、跨文化教育和学习等领域的联合研究和教育机会问题,以圆桌会议、小组合作的方式,学者与学生们各抒己见、深入研讨。
短暂的休息过后,研讨会进入头脑风暴环节。四个小组就可持续化发展进行头脑风暴,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倡议,并将想法和建议以绘画加演讲的形式展现。
第一组的成员将中国和挪威建设未来可持续化的举措进行对比研究,在此项目主题下形成研究框架,从政治背景、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三个层面分析中挪不同背景语境下的可持续发展。该小组成员提出了AI技术的入侵影响、全球责任、国际合作、气候变化等议题,认为这些议题具有巨大的探讨空间。同时该小组提出论坛是各国共同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合作提供可能性,并通过资助机构的帮助,如Bonmlet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协助RCN(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发展学术科研项目。
第二组的成员同样聚焦AI。首先,他们提出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AI具有彻底改变资源管理、优化能源消耗和推动环保创新的潜力。此外,小组强调人工智能应该以人为本,强调用户体验和社会效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为个性化服务铺平了道路,增强了人机交互。云盘作为无缝信息共享的支柱,促进全球协作。模型学习确保AI能够智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积极变革的动力。最后,他们展望未来,这些人工智能驱动元素的融合将带来一个以可持续性、弹性、以人为本的设计、大数据的智能使用以及增强的模型学习能力为特征的景观——最终塑造一个创新与效率相结合的未来和谐地。
第三组的合作团队精心打造了教育资源共享项目,其战略目的是促进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该组的项目以华东师范大学和诺德大学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例,肯定了两校的成功合作,指出两校的合作体现了跨文化合作的变革潜力。该项目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暑期学校,以此搭建桥梁,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能在此教育环境中加深文化交流,探索体验式学习,为更深入的合作奠定基础。该团队设想将暑期学校衔接至联合研究生项目,打破学科障碍,加强跨学科教育经验。这一战略演变不仅使学术格局多样化,而且促进了全球视野蓬勃发展,以建构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将不同国家的学术结构交织在一起,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全球公民,使之有能力应对互联世界的挑战。
第四组成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寻求在多样性中促进统一的创新方法。在人际层面,他们探讨了政治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潜在协同作用,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他们提出,人与自然间的平衡对于和谐生存至关重要。他们集思广益,从政治学的不同视角出发,制定多种战略来加强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以应对环境挑战。在哲学层面,小组加入对人与自然的伦理思考,强调集体道德责任的必要性。
经过此次头脑风暴,师生们设想了超越传统界限的跨学科方法,融合多领域的知识,设想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法。此次研讨会旨在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弘扬多样性的同时,探索跨学科联系的复杂网络,展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最后,诺德大学高北商业与治理中心主任Frode Mellemvi教授、Igor Khodachek副教授和我院刘军教授表达了对此次研讨会的肯定,以及对未来深入合作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