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野|我院王向民教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谈暑期课程《调研中国》

      近日,我院王向民教授开设暑期实践课程《调研中国》并带领本科生走进陕西留坝,在当地展开为期11天的乡村田野调查。对此,我院王向民教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以下文字来源于澎湃新闻客户端,记者钱雪儿。

 

      走访民居,记录当地的自然风貌和风土文化,以影像与文字等形式展现当下中国乡村的一个切片……7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的一群本科生将在老师王向民的带领下走进陕西留坝,在当地展开为期11天的乡村田野调查。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开设的暑期实践课程《调研中国》,在王向民看来,这样的课程能够弥补课堂上相对单一的理论研究,让学生有机会进入实地的调研和创作中。

 

图片

前期讨论课

 

      陕西留坝是陕南地区历史上最古老的县城之一,“前瞰三秦,后蔽四川”,素有“秦汉咽喉”之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就曾发生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昔日的留坝栈道几乎已不复踪迹,而留坝县丰富的风土文化依然鲜活。在此次《调研中国》的课程中,王向民希望能带领学生一起整理当地历史脉络,制作留坝古栈道的历史遗迹图册,并思考如何在文旅开发中活化这些文化元素。

 

      “留坝的文旅开发已经做得很成熟,比如民宿业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了,但是我们上次去踩点的时候,发现栈道处于废弃的状态——原来的栈道是在悬崖峭壁上挖洞,打上木桩,再铺路,现在木桩都没有了,只能看到峭壁上的洞眼,”王向民告诉澎湃新闻,“从陕西到四川,大概有四五条栈道经过留坝,我们希望这次去,能够整理那些栈道的历史遗迹。”

 

图片

王向民在课堂中

 

      王向民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政治学学科史,而在高校内的学术研究之外,中国的乡村与乡村振兴一直是他关注的方向。“我自己来自于农村,和城市相比,我对农村更有情感,我喜欢乡村的宁静,和乡村的那种相对懒散却有条理的生活方式。平时我也关注身边的一些乡村振兴的例子,比如青浦的岑卜村,乌镇的西栅和东栅,以及碧山等等,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王向民说道。在《调研中国》的课程里,他希望能将自己在学术之外的经验和观察纳入进来。

 

留坝 王向民 摄

 

      在王向民看来,中国的乡村振兴涉及到四个主体,分别是“政府、市场、村集体和农户”,其中,政府进行规划的乡村振兴案例特别多,而王向民更想知道“居民是否是否真正参与了这中间的利润分配?”因此,在为课程选址的时候,他倾向于那些能够看到居民如何被纳入乡村振兴产业的地方,最终根据多方建议选择了陕西留坝,因为在当地的民宿业发展中,能看到政府、资本、村集体和农户的互动过程。

 

      《调研中国》课程面向华东师范大学全校本科生开放,学生们来自新闻、历史、中文、外语、社会学等不同专业。为了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地参与田野调查并有所产出,课程前期开设了十次培训和讨论课,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乡村振兴的理论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影像与写作产品如何生产,第三部分是对留坝案例的概括和研究设计,”王向民介绍道,从论文、书籍到纪录片,他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中国乡村的变迁与记录乡村的方式。在这些讨论课上,他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调动相应各门课程的知识,主动思索与解决问题。“我的学生把我们的这种教学方法,形象地概括为‘链条思维’和‘钩子引诱’,整个课堂话题是一个一环扣一环、化整为零的思维过程,等学生陷入思维困境的时候,老师适时地放出‘问题钩子’,让学生搭着钩子过渡到下一个思维与教学过程。”

 

留坝 王向民 摄

 

      “对我来说,《调研中国》是一门‘硬核’、有趣且充满未知与不确定性的课程。这不仅是因为调研地陕西留坝是从未踏足过的远方,还因为老师在前期的培训讨论中给了我们学生很高的自主性,让我们自己在阅读文献、查找资料、观看影像纪录片的探索过程中确定自己想要进一步研究的主题,鼓励我们表达想法,”传播学院的学生赵亦婷说道。在这样的探讨中,学生们提出了各自感兴趣的田野调查方向。比如“厕所革命”,根据他们的研究,基本生活卫生实际上是乡村振兴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们试图通过走访和记录,通过当地厕所的变化来观察乡村振兴对于生活的影响。而在拟定的命题“文化割裂”中,学生们将探讨管家、司机等接触外部世界更多的村民发生了怎样的思想观念与行动上的变化。过往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女性处于次要地位,随着第三产业的进入,妇女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学生们将围绕“女性赋权”的议题,来记录这一过程。

 

留坝 王向民 摄

 

      王向民表示,在这次田野调查后,他们计划在今年9月完成文字内容,之后在学校图书馆的展览厅呈现“一场教学改革”的展览,与此同时,他们希望能在留坝当地的白盒子美术馆或玉双美术馆举行展览“管家”,以影像的方式反映当地民宿管家如何回应市场资本与外来观念的冲击。“现在我们提倡美育和劳育,不是说我们在课堂上讲一讲,这些成果好像就已经落地了,我们希望能做出一些扎实的东西。”王向民说道。

 

来源|7月10日澎湃新闻客户端

原编辑|梁佳

编辑|卢昱舟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理论专业教授
About 王向民
王向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