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德国对华新战略与中德关系的未来」圆桌会议记录

      2023年5月3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联合举办“德国对华新战略与中德关系的未来”研讨会。会议还邀请到了中国资深外交官、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大使,史大使曾历任中国驻德和奥地利大使;中国驻奥地利第四任大使,同时也是目前健在的最年长的中国驻奥地利大使,93岁高龄的杨成绪大使。

 

 

      会议伊始,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周边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雷柏曼先生分别作欢迎致辞。冯教授在致辞中对艾伯特基金会在中德关系中扮演的智库角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对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的各位友人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就德国新的中国战略及中德关系未来展开交流表示欢迎,希望双方通过坦率交流,增进了解,提高互信,推动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雷柏曼先生在致辞中对门镜教授为筹备此次会议做的工作表示诚挚感谢,对杨成绪大使、史明德大使、冯绍雷教授、尼尔斯·施密特(Nils Schmid)议员以及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通过此次圆桌会议,增进双方相互了解,推动中德关系更好向前发展。

 

冯绍雷教授致辞

 

雷柏曼先生致辞

 

      会议第一环节主题为:德国对华新战略。该环节由德国贸易和投资总代表Corinne Abele主持,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尼尔斯·施密特做主旨演讲。施密特议员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变化和转型的时代,由于中国自身的变化,德国对华战略认知也需要随之改变。根据德国内阁各部门的议事日程,德国《新的中国战略文件》将在德国《国家安全战略》之后出台。目前德国国家安全战略尚在酝酿之中,新的中国战略也在德国经贸界、文化界、各州、联邦等各个层面收集建议过程中,其最终版本尚未定形。但德国对华合作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的三分法认知,在德国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2021年的联合组阁协议中已有一定的讨论。另一方面,德国作为欧盟的成员国,其对华的三分法认知也与欧盟的对华战略定位基本一致。同时,施密特在演讲中也表达了对中国经贸政策的关注。他认为,中国的市场准入原则、双循环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都在影响德国对华的认知,推动着德国企业界、政界对华认知的转型。演讲最后,施密特谈及了德国对华新战略中的台湾因素。施密特表示,德国一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和中国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德国无意改变这一外交方针,但反对中国大陆近年来在台湾海域的军事行动,德国认为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在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同时也反对中国大陆武力统一台湾。

 

德国贸易和投资总代表Corinne Abele主持会议第一环节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尼尔斯·施密特做主旨演讲

 

      随后,杨成绪大使对施密特议员的演讲进行点评。首先,杨大使表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受任何域外势力的干涉,推动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希望德方能够充分认识到台湾问题的严重性,切实尊重中国推动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其次,杨大使指出,中德两国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程度、历史、文化、哲学等各方面都有不同,但这些不同并不会对彼此的安全构成威胁。最后,杨大使表示,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德国作为欧盟主要的经济体,两国应该加强经济互补,推动中德关系发展。

 

杨成绪大使点评

 

      在自由讨论环节,门镜教授首先向施密特议员及各位嘉宾的参会表示欢迎。同时门教授指出,欧盟虽然对外代表内部27个成员国用一个声音说话,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国家对欧盟的声音是简单的遵从。反之,作为欧盟的重要国家和领导国,德国可以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声音去塑造、引领欧盟的对华认知。最后,门教授对德国对华认知三分法中各个认知的确定标准、权重衡量、可操作性提出了疑问,并希望德方能够明确对华认知,避免产生误判。

 

门镜教授发表看法

 

      对此,施密特议员作出回应指出,目前德国对华认知的竞争层面不断上升、对华认知的转变,是中国实力发展的结果,一定意义上也是德国重视中国国际地位的表现。但德国新的中国战略绝非是将中国推向对立面,而是希望通过出台新的中国战略以指导未来中德两国关系,推动两国企业公平竞争。关于台湾问题,施密特辩解道,德国并不反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统一,但必须在和平、民主的原则基础上实现。自俄乌冲突以来,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以及在台湾海域的行动,让德国感到不安。德国不能接受乌克兰的情况在台湾地区上演,反对中国大陆武力统一台湾。

 

      针对施密特议员的涉台发言,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邵孟浩作出了反驳。其指出,台湾问题与俄乌冲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性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而俄乌冲突是两个主权国家间的战争,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改变台湾现状的从来就不是中国大陆,而是台湾民进党当局和域外反华势力。面对台独分裂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答应。最后,德国基于三分法的新的中国战略正处于酝酿阶段,希望德方在新的中国战略文件中,能够充分尊重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核心利益和核心关切,妥善处理涉台问题,推动中德关系稳定发展。

 

邵孟浩博士发表看法

 

      进而,史明德大使对台湾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史明德大使指出,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中国和德国有相同的认识。历史上,在彼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冷战时代,中国对两德统一表达了充分的尊重和支持。而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面对中国推进国家完全统一进程,德国也应如中国支持两德统一一样支持中国的统一,共同推动中德关系稳定发展。

 

史明德大使发表看法

 

      会议第二环节聚焦中德关系的未来。本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高晓川副教授主持。前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就中德关系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主旨演讲。史大使表示,冷战期间,处于分裂中的德国不断在美苏两极格局下谋求两德的统一。伴随着两德统一、冷战结束,德国在欧盟(欧共体)中的实力不断增强,地位更加上升,在欧洲层面更多承担起了领导作用。另一方面,德国虽然与美国同属资本主义国家,但德国以及欧洲的利益与美国的国家利益绝非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多相异之处。德国和欧洲作为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支力量,理应在对华问题上有独立于美国的对华战略,而不是被美国战略捆绑,形成战略依赖。俄乌冲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追随美国对俄能源制裁,反而加剧欧洲自身能源供应短缺,使美国坐收渔利。如今,对于中国这一在安全问题上与德国互不构成任何挑战和威胁的国家,德国更应该保持外交战略自主,更应该有独立于美国之外的,基于德国自身国家利益的对华认知。

 

高晓川副教授主持会议第二环节

 

      史大使表示,2022年是中德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50年来中德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在起伏中保持了不断上升的总体势头,双边合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建交50年后的今天,中德两国都已从地区性大国发展成为全球性大国,双方在制度上有异更有同,双方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共同推动全球治理的完善。史大使指出,中国是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有广阔的市场。中德经贸关系绝不能仅仅看到德国依赖中国的一面,更应该看到中德两国经贸的相互依赖,全球化时代的中德关系,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关系。最后,史大使表示,就在本会议召开的时候,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外事顾问普吕特纳,双方重点就共同做好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筹备工作深入沟通,相信这也会对中德关系增信释疑起到积极作用。

 

      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Marina Rudyak博士作为本环节的点评嘉宾。其在点评环节主要谈及四个方面。首先,三年的全球疫情,更加凸显国际交流的重要性。非常感谢华东师范大学门镜教授牵头筹备此次会议,为中德智库学者交流提供重要的机会和平台。疫情的阻碍可能使中德双方对彼此的认知出现误解和变化。因此,更加凸显德国新的中国战略的必要性,以及中德政府、工商界、智库间等各层面沟通的必要性。其次,俄乌战争改变了德国对相互依赖的认知。如果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各国认识到相互依赖导致的经济风险,那么2022年的俄乌冲突就使得人们认识到相互依赖的政治、安全风险。因此,俄乌战争后,德国对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进行了反思,其中一个重要的反思结果就是经济交往应该“去风险化”,但“去风险化”绝非美国特朗普话语中的“脱钩”,而是更加强调经济自主和安全。再次,俄乌战争改变了欧盟对中国的认知。经贸维度是了解中欧关系的重要维度,但并非唯一维度。由于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导致欧盟内部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纷纷改变对中国的认知,进而推动了欧盟对中国认知的转变。最后,Marina Rudyak谈到了台湾问题。其指出,德国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在尊重台湾人民意愿基础上推动和平统一。希望两岸能够有效管控分歧,避免走向武力对抗。同时,德国也期待中国在国际及地区安全问题上发挥更为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Marina Rudyak博士发表看法

 

      在讨论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臧术美副教授就台湾问题、“制度性对手”表述等进行讨论。臧老师表示,德国的涉台认知逻辑是矛盾而不成立的。德国既然承认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那么如何处理中国内政问题,就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德国无权干涉中国内政,更无权在如何统一的问题上发表看法。这一点希望德方能够意识自身的矛盾到并对中国内政予以尊重。针对“制度性对手”这一汉语表达,臧老师表示,这一表达源于对英文“systemic”的翻译,但这一词在汉语中又有“制度性”和“系统性”两种译法。不知在德语中如何理解“systemic”这一表达的,究竟是指“制度性”的对手,还是“系统性”对手呢?希望德方能够明确自身的对华认知,避免因词语语意、翻译的多元化而引发误解,甚至是误判,给两国关系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臧术美副教授发表看法

 

      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政府事务高级总监Constanze Wang女士着重阐述了德国企业视角下的中德关系变迁。其指出,中德两国关系历久弥新,未来合作潜力巨大。德国统一后,中德经贸关系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德国对华投资常年持续增加。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德国对华投资有一定回落。但随着疫情的结束,德国对华投资迅速回升。2022年德国对华投资达到115亿欧元,创历史新高,这也充分说明了两国经济的强大互补性,以及德企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回顾两国三十多年的经贸关系,中德经贸合作在给两国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为两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德国新的中国战略正在酝酿阶段,德国工商大会也在广泛开展调研。希望未来在德国政府新的中国战略框架下,两国企业能够更好开展合作、公平竞争,更好融入全球化进程。

 

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政府事务高级总监Constanze Wang女士发表看法

 

      讨论环节尾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补充道,中国与欧洲之间没有战略冲突,中欧完全可以超越意识形态进行交往。中德双方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零和竞争关系。今天的时代不是一种意识形态取代另外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明排斥另一种文明的时代,而是不同制度、文明之间可以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面对复杂的时代问题,中德双方有必要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积极寻求和平而非战争,合作而非对抗的更为周全的办法。中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绝非袒护任何一方,而是始终站在和平的一面。面对俄乌冲突,中方一直强调尊重每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一国的安全不应该以牺牲另一国的安全为代价,并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此外,中国与德国有竞争,这是国际政治的事实,但竞争并不排除交流与合作。西方文明,尤其是德国的辩证哲学充满了智慧,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相信中德双方有智慧、有能力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会议最后,冯绍雷教授、雷柏曼先生分别作闭幕致辞。双方共同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变化和转型的时代,中德两国作为亚洲和欧洲的重要大国,尤其要加强战略沟通交流,增进互信,消解疑虑。德国新的对华战略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上升,也是德国应对处于变化时代的世界和中国的认知调整。双方均表示,希望未来可以开展更多对话和讨论,积极就中德共同关心的全球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共同为推动中德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智库智慧!

 

撰稿|邵孟浩 王玏

摄影|廖盟 

审核|门镜

编辑|卢昱舟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