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典”小组第一期 | 浅析中西方人权差异化——以中美人权分歧为例
11月1日上午8时,政治学系何修猛老师与他的2018级研究生新生,在法商北楼125教室开始了这个学期第一次的“读典小组”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18级硕士研究生贾健娇带来题为“浅析中西方人权差异化——以中美人权分歧为例”的分享。
会上,贾健娇同学从“人权问题的发展”、“人权的差异化体现”、“差异化背后原因”、“如何应对人权差异”四个方面概述了中西方在人权方面的差异。其中,贾健娇同学着重介绍了中美在人权发面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她认为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人权观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她针对两国不同的国情,提出了较为宏观的解决意见。
何老师针对贾健娇同学的分享,从呈现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点评。何老师认为应对两国人权差异的方法可以更加具体,例如举办跨文化交流、中国主动承办人权相关论坛等。同时何老师也提出,人权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概念,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下分析。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人权的具体内涵也就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读“典”小组第二期 | 知乎传播中的网络公共领域构建——以“滴滴出行”话题为例
2018年11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第二期“读典小组”读书分享会在法商北楼125举行。
本次读书分享会由18级政治学系新闻与传播硕士王琰玥分享《政治哲学关键词》一书中“公共领域”一章,该书是由学者张凤阳所写关于政治哲学领域的著作。该书阐释了政治哲学领域一些看似简单、基本的却常常引起激烈的争论的问题, 为开展学术对话和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障碍。本书稿基于这一现状, 对于诸如人权、自由、民主等22个政治哲学关键词进行了概念的梳理、明晰和辨析, 为政治哲学领域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了最基本的平台, 对于改善中国政治哲学讨论的言语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琰玥同学选取了书中“公共领域”一章,并针对其作出自己的阐释。她主要探讨知乎传播中的网络公共领域构建,并以“滴滴出行”话题为例进行阐述。她首先介绍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与历史起源,而后向大家分析了知乎平台的传播机制。之后,她结合“滴滴出行”近期发生的“乐清案”及“空姐案”探讨平台上的舆论走向。最后,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得出结论,提出知乎目前存在的问题即:大量无意义的私人话题流入公共空间,一些值得被关注的社会问题被明星八卦、奇闻轶事边缘化。此问题的提出引起了现场同学和老师的讨论。
经过读书会成员轮流发言后何修猛老师针对此议题给予了几点意见,认为应更好的将理论与案例结合,避免出现“两层皮”的现象,对于理论的运用应更多的融入自己的认识,主动利用理论而不是被理论所束缚。其次,在读书过程中应更多的与本专业相结合,思考此领域与新闻与传播的关系,在专业框架下建立逻辑,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读“典”小组第三期 | 政治动员认同聚合困境
11月2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第三期“读典小组”读书会在法商北楼125召开。本次读书会由18级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硕士学生朱乙分享《政治哲学关键词》一书中的“政治动员”一章。
朱乙同学以《政治动员认同聚合困境》为主题,选取“大跃进运动”为例,针对其作出自己的阐释。他首先介绍了政治动员与认同聚合的概念及阶段流程,而后分析了大跃进运动概况,并结合该历史事件,从官员群体和普通群众两个角度,分析其存在的认同聚合困境。
何老师结合本次读书会的主题,谈了关于写文章做研究的三点建议。首先是要进行大量的材料收集,让素材更加丰满充实;其次是概念要聚焦,研究者不能“跑题”;最后要注重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结合。
通过本次读书会,何修猛老师鼓励学生多阅读,拓展思维,善用史料进行研究分析,辩证地思考问题。
读“典”小组第四期 | 从雷锋精神看“社会记忆”
11月29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第四期“读典小组”读书分享会在法商北楼125举行。
本次读书会由政治学系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于洋分享,她的题目是“从雷锋精神看社会记忆”。她首先对社会记忆进行了界定,接着从“社会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时空与社会记忆”、“社会记忆的政治之维”三个方向对“社会记忆”这个关键词进行了阐述。最后,她梳理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建构方式,以及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总结了雷锋精神这种“社会记忆”目前所面临的危机。
何老师在于洋同学发言完后,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所谓的“社会记忆”,更多的是指一种“政治记忆”,因此要把“雷锋精神”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梳理出其具体的政治背景和内涵,否则就会太过于笼统,失去了研究的价值。其次,何老师再次强调了理论和案例的结合问题,不能完全分开谈,要理论中穿插案例,案例分析中运用理论,要时刻注意研究的“两层皮现象”。
编辑 | 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