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汀”研究生双周读书沙龙丨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6月16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工一支部、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教研室、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举办的“睿汀”研究生双周读书沙龙第6期在法商北楼125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易妍老师主持,盛宇阳和马乐昊同学就《记忆的纹理》一书的内容做阅读分享。2019级与2020级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专业研究生参与此次沙龙。 盛同学首

      6月16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工一支部、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教研室、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举办的“睿汀”研究生双周读书沙龙第6期在法商北楼125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易妍老师主持,盛宇阳和马乐昊同学就《记忆的纹理》一书的内容做阅读分享。2019级与2020级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专业研究生参与此次沙龙。

      盛同学首先分享了本书的前三章内容。其中第一章为绪论,提出问题并引入文化创伤理论,第二、三章以时间为线索,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纵向把握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从战时、战后一直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变迁。作者通过媒介记忆的重现,发现在战时与战后审判的相关报道文章中,南京大屠杀的媒介记忆不仅被放置在抗战这一宏观叙事的框架之下,也被纳入爱国主义叙事、“屈辱-复兴”叙事之中。她介绍道,作者在对1949年后《人民日报》的报道研究中发现,对大屠杀事件的报道主要是为了观照当下,引起公众思考“如何对待历史”。不过,盛同学也指出,媒介叙事中受害者的缺乏影响了集体记忆的情感扩张,外交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叙述角度弱化了南京大屠杀的独特性,局限了历史创伤的意义话语,未能为替代性的叙事方式留下空间。

      随后,马同学概述了书中四到七章的内容。作者通过“场所作为集群”,分析了遇难者数字标识的物质表现、意义生产以及四种典型的记忆实践。接着,作者围绕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的“捐砖行动”“紫金草行动”和“我们的和平树行动”,从文化镶嵌性与制度镶嵌性的角度探究了线上公祭空间的形成。作者还以“维基百科”这一全球记忆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百科条目,揭示了在线记忆社群如何展开记忆协作与争夺,研究视角也从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从官方记忆转向了民间记忆。最后,马同学通过“中介化”这一概念,重新梳理了整本书的内容,分析文化创伤中的中介化,并探讨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创伤记忆从国家记忆上升为全球记忆,以及东亚和解这类现实问题的可能性。

      易老师总结道,历史和记忆存在一定的区别,集体记忆需要放置到政治文化经济的语境中去探讨。她指出,当集体记忆上升到最抽象的层面,就进入到了符号的系统,媒介则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国家记忆发展到全球记忆,其所涉及到的国际语境也更为复杂,如何扩大这种国家记忆对政治传播提出了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文字 | 盛宇阳 马乐昊

图片 | 吴宗晏

编辑 | 吴宗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