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我院学子参加国际组织实习经验分享沙龙

3月28日,由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光华学院主办,全球胜任力协会协办的国际组织实习经验分享沙龙在闵行校区光华学院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校友、上海政法学院专职辅导员徐炜鑫,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郭俊言作为嘉宾,围绕国际组织实习申请和职业发展规划等主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如何胜任联合国实习?

 
徐炜鑫结合自己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实习经历,梳理了国际组织实习申请的要点。他表示,申请者需建立双向选择思维,不仅要深入理解国际组织的宗旨,更要客观评估个人价值观与岗位的匹配度。在岗位要求方面,徐炜鑫提出,国际组织岗位不仅限于国际关系专业,具有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等专业背景的同学同样具有竞争优势。因此,他鼓励广大同学突破专业限制,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寻找适配岗位,并建议同学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国际组织官网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针对资助申请,徐炜鑫详细介绍了自主申报和院校合作项目等途径,并列举了国家留学基金委、上海市教委等专项资助项目。
 
 
针对同学们如何提升国际组织实习的适配能力等问题,他建议在校学生利用全球胜任力训练营、国际议题研讨会等校内资源,积累国际交流的实践经验,建立跨学科知识体系,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并积极提升数据分析、多语种沟通等复合技能。
 
谈及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时,徐炜鑫认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应当保持和团队成员的沟通”,注重维护国家形象。他特别强调,在应对涉华敏感问题时,应当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如何应对国际组织实习的挑战?

 
郭俊言以自己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纽约总部的实习经历为切入点,剖析了国际组织实习经验的价值与意义。他介绍了联合国系统的组织架构,对比了联合国秘书处与联合国安理会、国际法院等其他联合国分支机构的职能。此外,他还以自己亲身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等国际会议的经历为例,全方位展示了国际组织在政策协调与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其运作方式。
 
 
谈及国际组织实习期间的挑战,郭俊言表示,联合国工作重视专业性与规范性,且在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中跨部门协作和跨文化交流是工作日常,因此实习生既要应对不同口音英语的沟通困难,也要学会在观点分歧中寻找共识。他表示:“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是根基,全球化视野是连接世界的桥梁,强烈的使命感则是核心灵魂”。
 
 
此外,郭俊言还就实习申请的策略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对比了联合国青年专业人员(YPP)与初级专业人员(JPO)的差异,重点解析了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项目的优势,并提醒同学们警惕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付费包录取”陷阱。国际组织正式职位竞争激烈,长期实习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建议同学们平衡理想与现实,理性地规划实习计划和未来就业方向,避免陷入“为留而留”的困境。
 
郭俊言着重强调了国际组织实习对于个人成长愿景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来自中国的实习生往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的执行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国际组织实习不仅是职业探索的平台,更是重新认知自我的契机。他鼓励在场学生保持开放心态,将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成长。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实习申请期限、未来就业方向等问题与嘉宾进行深入交流。本次活动通过真实案例与经验的分享,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了解国际组织实习的契机,也为有志于参加国际组织实习的学子们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引和宝贵的干货建议!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