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抽象概念|第四届「面向奇点的政治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四场主旨演讲,四大主题论坛,第四届“面向奇点的政治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如约而至。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赴一场思想盛宴。
 

 
2024年12月14-1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奇点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面向奇点的政治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数字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抽象概念》,云集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设置了为期两天的议程,由开幕式、四场主旨演讲、四个主题分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组成,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何明主持。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引进AI同传技术,研讨内容由AI软件中英实时互译传达给线上线下的与会人员。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吕志峰院长为本次学术研讨会致辞,他说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在数字时代,我们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数字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吴冠军在开幕式上向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国内外学者及嘉宾表示欢迎,他说:“本次研讨会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抽象思维与数字技术——回溯思考与前瞻思考,既与知识巨人们一起思考,又与后人类的人工智能共同思考。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领先的综合性大学,一直以来在经典学科和前沿探索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我相信,经过接下来两天激动人心的演讲和对话,我们将获得丰富的见解。”
 

 

四场主旨演讲,共赴一场思想盛宴

 
四场主旨演讲涵盖了现代性的空间生产、人工智能对公共领域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精神资本化与自由主义的批判,内容丰富且跨学科交融。这不仅深化了与会者对当代政治学前沿问题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场主旨演讲由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带来,主题为《现代性的抽象空间生产及其矛盾本质与差异具体性潜能》。刘怀玉在演讲中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展现了空间生产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对其在数字时代的应用提出了思考。报告内容涉及了列维富尔《空间的生产》一书的核心思想,同时将其与黑格尔、马克思和尼采的哲学观点结合,以探讨现代性中的“抽象空间”、“矛盾空间”和“差异空间”的生产问题。
 

 
复旦大学汪行福教授带来主题为《AI是公共领域的救星还是终结者?》的主旨演讲,汪行福教授与在座专家学者探讨了人工智能(AI)和增强现实(AR)对公共领域的影响,并且讨论了技术如何挑战民主与公共领域的传统形式,数字化公共领域的悖论性特征以及如何导致公共领域的碎片化、深度个性化和信息操控,最终引发了对民主未来的深刻反思。
 

 
第三场主旨演讲由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教授杰森·摩尔带来,主题为《人、自然和其他支配的抽象:为什么马克思的方法论对生命之网的阶级斗争至关重要》。杰森·摩尔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对环境的深远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源自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讲者指出,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不仅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更是现代资本主义通过技术官僚和科学项目进行统治的核心原则。
 

 
第四场主旨演讲主题为《精神的资本化: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与抽象》,由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副教授阿尔贝托·托斯卡诺主讲。托斯卡诺教授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资本主义中的抽象概念。他指出,自由主义和各种主义通过抽象化手段,掩盖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强化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托斯卡诺教授回顾了阿多诺等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贡献,强调真正的抽象问题源自资本主义的深层危机。
 

四大主题论坛,深入探讨数字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研讨会共举办了四场主题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讨论了“真实抽象与索恩-雷特尔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抽象,认知,人工智能”、“世界体系中的抽象与生态马克思主义”、“集体的和个体的(抽象)身体”等主题。

 
在“真实抽象与索恩-雷特尔的地位”主题论坛中,罗伯托·教授费内利教授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如何使抽象劳动更加脱离具体劳动,导致社会不平等加剧。康拉德·哈密尔顿博士则指出,数字化零售行业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了资本积累方式,将劳动过程的具体性和可见性抽象化。弗兰克·恩戈斯特教授在演讲中批判了数字资本主义如何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强化资本对劳动的隐性控制,扩大了全球贫富差距。
 

 
第二场主题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抽象,认知,人工智能”,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以《再见智人:大模型与后人类情况》为题,他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关注AI对社会公正、阶级结构以及知识生产方式的深远影响,呼吁学术界在创新科技的同时,也要充分审视其社会责任。此外,让-皮埃尔·卡隆在主题论坛中探讨了如何通过“真实抽象”的概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并通过塞勒斯的哲学对意识形态、科学以及社会形态的形成提供了复杂的理论视角。哈里·哈尔平强调了人工智能与抽象劳动、历史认知及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提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而是对我们如何理解人类思维和社会结构的深刻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潘斌和在座专家学者探讨了数字抽象、数字资本主义以及其对社会、劳动和经济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奇琦在发言中从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产生何种影响、我们应如何应对这样的剧烈社会变化等基本研究问题入手,与在座的专家们深度交流。
 

 
在“世界体系中的抽象与生态马克思主义”主题论坛中,约瑟夫·马奥尼教授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应对现代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冲突中的关键作用,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独特辩证思维。米里安·库苏米和拉斐尔·莫斯卡尔迪共同分析了资本主义全球分工对社会结构和劳动分工的深远影响,并且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理解技术变革和生态危机中的重要性。而后,姜宇辉教授做了题为《虚拟空间中的铸造主体——兼论数字民族志作为游戏政治学的基本方法》的发言,姜宇辉教授通过数字民族志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电子游戏中人类与虚拟世界的互动,探讨了主体性与控制权的辩证关系。并且强调在数字时代,虚拟空间不仅影响技术发展,还为个体自我塑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第四场主题论坛由约瑟夫·马奥尼教授主持,主题为“集体的和个体的(抽象)身体”。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静分析了数字时代新型抽象化统治如何通过数据化和算法重塑劳动关系,导致劳动的碎片化与工资不稳定,并批判了平台资本主义将社会公共性全面吸纳入资本体系的现象。开放大学讲师保罗·雷诺兹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探讨了现代科学中的抽象化过程及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数据化和算法如何重塑劳动关系并强化商品拜物教现象。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聂大富梳理了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背景、抽象内容及其意义,揭示了数字时代资本主义通过数据化和算法重塑劳动关系及其对社会公共性的全面吸纳。
 

 
在闭幕式中,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马奥尼表示,在两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们讨论、剖析、辩论了许多与抽象概念如何在马克思的认识论中发挥作用有关的问题。
 
2021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通过组织“面向奇点的政治学研究”系列学术研讨会,为中外学者打造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促进合作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