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校庆学术报告」陈志瑞:秩序变迁与跨学科的知识生产

2024年10月3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第106场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在闵行校区法商南楼135会议室顺利举行。国际研究资深编辑、外交学院教授陈志瑞受邀以“秩序变迁与跨学科的知识生产”为题作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叶淑兰教授主持,我院余南平教授作为与谈嘉宾出席,孙溯源副教授、杨一帆副教授以及我院部分学生共同参加。

 

 
在讲座中,陈志瑞教授深入探讨了“秩序变迁与跨学科的知识生产”的相关问题。陈教授首先重新定义了国际秩序,强调在世界历史和全球秩序进入新周期的背景下,需要扩展对秩序的理解和定义。他指出,当前全球秩序被不确定性和风险所笼罩,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陈教授详细分析了新周期全球秩序的特征。中美关系、俄乌冲突等大国战略竞争案例表明,全球秩序将处于长期复杂、晦暗不明、暗流涌动的状态;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安理会投票情况、防核扩散机制的失控、国际经贸纷争等事态均反映了全球治理的退化;中东、亚太、南海等问题的存在则无一不呈现出地区安全风险的上升。他还提到,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生物安全等领域的演变发展为全球新场域的涌现与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可能和变数。
 

 
进而,陈教授围绕秩序变迁与学科生态的关系,探讨了当前国际研究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从国际政治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区域国别研究到国际问题研究,他强调国际研究亟需大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视野。
 

 
讲座的第三部分聚焦于跨学科的知识生产。陈教授认为,国际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其国际性,强调要超越学科边界、实现从学科研究到问题研究的转换。他还讨论了历史与超越历史、理论与理论化等当前国际研究和写作所面临的若干根本性问题,阐发了从历史研究到国际研究,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历史方法的普遍性以及历史叙事的重要性,提示要警觉非历史的“陷阱”。陈教授最后探讨了国际研究过程中理论和方法的呈现,强调从问题出发研究和论述的理论化过程,指出要避免理论的误区,如“无理论不成文”、理论先行、为理论而理论等问题。
 

 
余南平教授对陈志瑞教授的演讲进行了深入的评论和补充。余教授着重分析了在新秩序下技术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对国际关系和学科发展的影响。他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对科学范式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余教授通过实际案例,如材料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展示了技术如何推动新秩序的形成,并强调了在跨学科研究中保持科学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他还提到,技术复杂度的提高使得大多数人的机会变小,而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余教授的评论为理解技术如何塑造国际秩序提供了新的视角。
 

 
叶淑兰教授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她认为,人工智能对全球技术政治的影响远超以往的技术变革,在这一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但现实中不同学科的研究仍存在相互割裂与整合不足的现象。因此,多学科合作对于理解和应对技术革命对全球秩序的影响至关重要。叶教授还提到,思想性研究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研究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定量研究和大数据研究需要与历史和现实观察相结合,以增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孙溯源副教授在发言中分享了她对新科技特别是AI技术发展下国际秩序变化的深刻见解。她指出,新技术的发展正在固化国际秩序的等级制,这种等级制超越了传统认知,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她看来,美国在能源技术方面的突破,尤其是核聚变技术,可能会颠覆现有原则,形成技术等级制度,导致“赢者通吃”的局面。孙老师还提到,技术进步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更为显著。她呼吁人们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思考技术对社会和国际秩序的影响。

 

 

杨一帆副教授在听完讲座后也提出了对国际关系学科知识生产特点的思考。他指出,中国学者在国际问题上的思考往往较少具有全球性影响,而西方学者的知识生产似乎更容易引起国际反响。他强调,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使国内学者的知识生产能够引起广泛讨论、产生国际影响,而不仅仅是对政策的回应。

 

 
讲座最后,现场同学就《外交评论》等期刊的投稿要求与审稿流程、交叉学科研究的学科侧重等问题向陈教授提问,陈教授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欢迎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