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下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易妍副教授在闵行校区法商南楼228会议室作“21世纪以来美国涉华话语建构过程变迁——基于话语-历史的分析路径”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由我院邰浴日副教授主持,我校胡范铸教授受邀担任评议人,王向民教授、张振华教授、王逸帅副教授、传播学院甘莅豪教授等师生共同参与了研讨。本次讲座是我院自去年以来持续进行的“政治过程与中国自主知识生产”系列报告会之一。
易妍老师首先通过政府-媒体-公众在舆论管理中的关系问题的三个理论“镜子说”,“索引理论”和“级联激活模型”来引入今天想探讨的两个问题,“21世纪以来,美国主流媒体涉华话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媒体话语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政治话语的影响?”。接着通过文献回顾,易老师分析了以往关于美国对中议题的文献研究存在碎片化、短期性、案例化、议题化和片面研究政治话语或媒体话语的特点,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历史跨度、纵横并进、宏微相连的研究。
易老师指出,话语-历史分析路径(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DHA)在政治话语和媒体话语研究中应用广泛,通过观察话语策略和词语搭配等微观层面,并结合历史背景揭示背后的权力意识形态。采用这一路径有助于理解话语变迁和互动,特别是在过去20年中,美国总统涉华政治话语的变迁。本研究聚焦于话语变迁与政治话语与媒体话语的互动,分析了三位美国总统涉华话语的类型、主题和策略变化。同时,研究了《纽约时报》社论中涉华报道的话语主题和策略,以及其受政治话语的影响。
这一研究结合了话语变迁和互动的双重视角,填补了现有研究中单一案例和缺乏互动分析的空白,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接着,易老师介绍本次研究基于过去二十年1391篇美国三任总统涉华的政治话语,以及《纽约时报》的编辑版面中(包括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共989篇涉华议题的文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运用了分析软件提取关键词及其搭配,并通过文本细读进一步研究了命名策略、述谓策略和辩论策略等,揭示了话语中的分类、隐喻、指代和评价方式。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度理解政治和媒体话语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
在结果分析部分,易老师对三位总统任职期间的政治话语中的高频主题词、命名策略、述谓策略和辩论策略分别进行了探讨。她认为,从小布什政府到特朗普政府,不同时期对中国的话语策略可以总结为从“吸纳与牵制”到“修正-交易”的政治话语体系转变。而对应地,《纽约时报》编辑版面文章的话语也伴随着政治话语发生了主题、辩论策略以及评价态度的转变。因此,媒体对华话语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治话语的变化,同时展示了媒体话语的独特多样性和其在不同时期的转变。
讲座结束后,胡范铸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这场报告对美国新闻的媒体话语和政府涉华政策的分析极为精彩,融合了政治学、语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洞见。报告清晰地描绘了三任美国总统的政治话语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从美国政府行动的知识来源看,媒体生产的知识影响了公众和选票,影响政府的决策,媒体的连续性是否使其对社会舆论和政策影响更为持久?第二, 美国对中国知识构建的核心问题如何在政府和媒体话语中体现的?
同时,胡范铸教授认为如果能加入拜登政府的分析将会更精彩。例如,拜登政府目前试图在塑造一种针对“民主国家”和“威权国家”的不同叙事体系,试图影响国际舆论。
邰老师也基于相关冷战史研究,指出在不同体制下,媒体话语与政府话语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别,并邀请现场老师和同学们提问。在提问环节,张振华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首先,话语与行为可能不一致,那么在分析话语意义时,必须结合其情境,这是否意味着话语分析不能单独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其次,对于总统的言论,如特朗普的发言,难以确定其是否代表政府、党派或个人观点,进行横向比较可能有助于排除过度解读的风险。第三,关于三个总统时期话语策略的,尽管从语法和美学角度看是成功的,但在学术上可能过于主观,概括词的选择和筛选标准是否不明确。
对于张振华教授的问题,甘莅豪教授也继而探讨:话语分析方法不仅涉及语言层面,还结合了认知和社会变迁等因素。在传播学中,话语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形象和传播研究,尽管有些研究可能显得平庸,但高质量的研究可以揭示深刻的见解。优秀的研究往往结合其他方法,如定量语料库分析,以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同时,话语分析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研究问题重新设计方法和框架。此外,甘老师还提出,该研究可以尝试超越单一国家视角,从全球和人类的角度批判和分析问题。全球社群,基于多元主义和人类主义,对总统和媒体话语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世界性视角分析问题,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媒体和总统话语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全球舆论的影响。
随后,易老师回应道:政策层面与实际行动层面是会存在一些差距,但为何如此表达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政治行为,文本层面的表达也是受到了语境的影响,所以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连接这样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间层面。概括三个总统时期不同的话语策略可能存在主观性,但是是依据细读文本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不是依靠AI或其他技术,仍然是一个理性的研究总结。关于社群的问题,虽然今天这个研究没有涉及到公众,但是在整个课题的研究里,做了一些民意调查报告的分析,结果在涉外议题上还是“政府-媒体-民众”这样的级联模式。
除此以外,部分学生也进行了提问。有同学提出了问题:政治力量和大众媒体关系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双方的博弈,还与各自的发展和力量变化密切相关。媒体自身力量的变化,可能对话语权的分配产生了影响。尽管在某些议题上媒体和政治话语表现出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是受到各自力量变化的影响。易老师对此回应,在21世纪网络时代,其实公众的意见比过去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了政策讲的问题。关于政治、媒体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种不同的讨论,以往许多研究认为美国的媒体是自由模式,但通过很多研究已经揭示了美国的媒体其实也是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存在的,信息流把控的权利决定了报道的方向。易老师衷心感谢今天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以及学生们的聆听和提问。后续的研究会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深化。
最后,邰浴日老师总结道:在讨论过程中,各位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例如结合制度和事件进行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以及基于相关研究提出政策性或制度性的建议,以增强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等。上述建议对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学术写作都能有所启发。
此外,“政治过程与中国自主知识生产”系列报告会旨在通过政院教师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兄弟院校学术共同体的多元联动,凝聚学科优势,提升师生科研创新能力和逐步打造具有华东师大政治学研究辨识度的学术符号。